研究資料首頁-> 產學合作暨研究案

研究資料明細

產學合作暨研究案名稱 走過半世紀──從聖母高級護理職業學校到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資料日期 2012-01-01


[摘要] :
天主教靈醫會是由會祖聖嘉民(1550〜1614)於1586年創立,矢志為病人之僕。1945年一群歐洲天主教靈醫會的會士與修女不辭千里之遠,至中國雲南進行醫療傳道,六年後因大陸政局丕變,教會決定前往台灣繼續從事志業,1952年6月來台後,選擇在東部醫療落後的宜蘭羅東落腳,設立聖母醫院,做為傳播福音的起點。
早期聖母醫院人員多為外籍人士,也因此成為當地人們口中所說的「阿督仔病院」。隨著醫院規模逐漸擴大,專業護理工作人員的需求也逐漸受到重視。然而,宜蘭地區並沒有專精培育護理工作人員之學校,因此就在聖嘉民逝世三百五十週年,民國53年由靈醫會遠東分會前故會長安惠民神父、聖母醫院院長達神家神父暨陳成陽醫師號召下,設立「聖母高級護理職業學校」,這是台灣東部地區第一所護理職業學校。
民國53年建校後,設有三年制護理科;民國56年,增設一年制助產特科;民國70年,護理、助產整併成為四年制護理助產合訓科;民國79年,配合政府護理教育政策,改制為三年制護理科;到了民國94年,再改為五年制護理科,並陸續增設其它管理類科。學校校名從最初的「聖母高級護理職業學校」,更名為「聖母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再升格為「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學校校址也從原本位於聖母醫院院舍內,因醫院病患增加,病舍不敷容納,學校遂於民國64年至醫院右後側購地興建校舍,隨著改制升格,再遷入三星新校區。
從聖母高級護理職業學校到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一路走來已將屆50年,在這半世紀中,學校秉承會祖聖嘉民「視病猶親」的精神,不僅為蘭陽地區的學生提供就學的機會,教育許多莘莘學子,亦為台灣的護理發展培育眾多優秀的護理人才。
時光不斷流逝,記憶也會逐漸淡忘,為了能夠及時保存珍貴的史料,留下這段寶貴的歷史紀錄,對於校史的整理刻不容緩,這份研究同時也是創校50週年的紀念,靈醫會來台發展的成果展現,甚至是日後研究蘭陽地區護理教育發展史的重要基礎。
本研究計畫擬先從整理學校保留之文物開始,並對學校卸任校長、資深教職員、校友進行口述歷史,記錄學校珍貴的發展歷程,藉由這份計畫,讓我們能傳承歷史,創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