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護實習-陽大5W產科八大核心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藉由在門診、產房、產後病房,讓我對於如何對一個產前、產中或是產後的產婦進行照護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在門診,看到了醫生利用超音波跟各項檢查報告,了解寶寶現在的狀況,也說出來讓媽媽了解,如果有尿蛋白高,或者是體重增加太多,也會給媽媽一些飲食生活的相關叮嚀也看到了學姐如果利用看診前、跟看診後得一小段時間,跟媽媽衛教以及播放一些衛教的影片。在產房,藉由了裝在產婦身上的胎兒監視器,學會了如何看宮縮以及胎心音,也在生產的過程中,看到學姐們如何教導媽媽呼吸的技巧,並且安撫媽媽的情緒還有給予鼓勵,還有新生兒娩出後的新生兒即刻護理。在嬰兒室,我學到了如何檢測黃疸,也看到了學姊如何和媽媽做出院的衛教。在產後病房,學會了如何運用學理去評估媽媽的傷口恢復情形,以及評估有無脹奶及泌乳,也學會了如何去評估子宮底的高度以及惡露量的變化,另外還有做一些常規的給藥,以及交班。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將在學校所教過的任何技術與學理運用在臨床照護上,包含了兒科、產科。在看學姐操作任何技術的過程中,也會回想課本的內容有沒有跟臨床上實際操作的順序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或者是在去見習技術前、後翻課本。在產後病房,雖然每位產婦的藥物幾乎都一樣,但是我們在給藥前都要先查過藥的作用和副作用,並且在對藥的時候說出來。把藥拿到媽媽那的時候也會跟媽媽簡單的介紹藥的作用跟副作用,讓媽媽知道自己現在是吃什麼藥。學姐交班的時候都會說到媽媽的一些檢驗數值,像是白血球、血紅素等等,如果產前白血球太高可能就是因為雌性素造成的生理性白血球增多症,產後太高可能是因為有傷口所以要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因為是自己查到異常的原因,就會一直記得了。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生命徵象不僅僅是每天的常規,也是發藥前的需要評估的指標之一,像是Ergometrine的作用是可以刺激子宮平滑肌,幫助子宮收縮,但是它的副作用是高血壓,所以在發藥前要先確定媽媽的血壓,如果血壓大於140/90mmHg,就不能給予此藥。如果媽媽是在哺乳方面有問題的話,我們會先評估寶寶的姿勢是否正確,再來就看媽媽的姿勢有無正確或是媽媽的乳房太脹等等原因,再針對問題去處理。在產房,學姐會藉著螢幕上的宮縮情形來判定產婦需要做哪些醫療上的處置,或是需要調整藥物劑量等等,我們都要去思考為何要調整劑量或做任何處置,這樣才能了解產婦的需求。在嬰兒室,當寶寶哭鬧時,我們可以用一些寶寶想吃奶的徵兆去評估寶寶是否是想吃奶,還是只是尿布濕,在給予處理。
(四)關懷:
每天早上量生命徵象的同時我會詢問媽媽:「昨晚睡得好嗎?」「不舒服有沒有好一點?」「疼痛有比昨天好些了嗎?」,之後就採集中護理,因為產後的媽媽都很疲憊需要充分的休息。如果發現媽媽脹奶了,我們也會主動跟媽媽說要幫助媽媽將乳汁排出。在產房,媽媽因為待產的不舒服所以很焦慮,我們會適時的幫媽媽打氣,也會讓媽媽好好休息準備待產;生產過程中,會跟著學姐一起教導媽媽呼吸的技巧,也會在旁邊鼓勵媽媽,尤其是一些先生沒有陪產的媽媽,更需要鼓勵與支持。在嬰兒室,寶寶哭的時候要先看寶寶是不是尿布濕了,再觀察寶寶的尋乳的徵象,如果沒有,可能就只要把寶寶抱起來安撫一下就好。
(五)倫理素養:
不管在產房或者是產後病房,在幫媽媽做評估之前都要先將床簾還有窗簾拉上,在進到病人單位前都要在外面告知一下媽媽我們要進去了,以免媽媽可能正在擠奶之類的,造成隱私暴露,在產房因為會執行陰道內診,所以都會請家屬到外面稍等,並覆蓋棉被只露出需要評估的部位就好;在產後進行乳房評估時,不會一次露出兩邊的乳房,一定都是評估哪邊就露哪邊,評估子宮底高度時,只要露出肚子的部分,其他地方也要做適當的覆蓋,評估會陰傷口的時候,只要讓媽媽側臥並且只露出傷口的位置評估就好,避免過於暴露。在公共場合不能討論有關個案的事情,有個案資料的單張,包括藥單、藥袋或是有個案的貼紙,都要撕毀或是放到專門處理有個資紙張的箱子裡統一處理,以免個資外漏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六)溝通與合作:
實習與同學的溝通合作是很重要的,如果學姐在交班但是自己正在處理個案的事情時,就可以請同學幫忙聽一下。在每天的討論會時,產房、嬰兒室、門診以及產後病房的同學都會各自將自己今天在臨床上看到的疑問跟老師還有同學討論,如果有遇到比較特別的事情也會和大家分享,像是看到生產的過程,或者是一些比較特別的技術等等。和學姐相處要有禮貌,有疑問也要跟學姐討論和澄清,像是有一次我的個案是因為前胎剖腹產所以這胎才會也剖腹,但是學姐護記是打個案因為前置胎盤所以剖腹,這個時候就要馬上去和學姐反應以及確認結果,才不會造成錯誤。與個案也需要溝通,像是我們要去幫媽媽擠奶之前要先跟媽媽告知並且跟媽媽約個時間才不會讓媽媽覺得我們很臨時。
(七)克盡職責性:
每天都要準時到單位,不遲到不早退,在時間內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情,是最基本的事情。因為我們還在實習,很多事情都沒有學姐做得快,所以我們要自己評估時間,像是提早對藥,時間到了就去發藥,才不會時間都到了還在對藥,延誤個案吃藥的時間。在實習前兩天就要熟悉單位放置物品的位子,才不會臨時要什麼卻找不到。熟悉病房的常規,還有醫生的習慣,因為每個醫生的習慣都不一樣,像是術後測量生命徵象得時間、藥物的給予方式也都不一樣,應該要熟記,也要確認自己的個案主治醫師是誰,才不會混淆了。學姐或老師問問題應該要馬上去查,如果在醫院查不到就要回家查,不管有沒有查到正確的答案,都應該要跟學姐或老師說,讓學姐跟老師知道其實你有查。
(八)終身學習:
每次遇到學姐或老師問問題,我們都會去找出答案,在從找出的答案和臨床做比對及應用,就能加深自己的印象,但在找的過程中,應該要學著自己再去延伸問題並找出答案,而不是老師學姐問一個我們才回答一個,這也表示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也還不夠。我們也可以從一些臨床的事件來加深自己的印象,像是看胎兒監視器,利用真實的胎心率和宮縮,可以練習分辨早期減速、晚期減速,而不是只有看課本固定的幾張圖而已,因為每個產婦的狀況都不一樣,學到的就不一樣,久了我想看一眼就能分辨得出來了吧!在照護的過程中,也要運用學理所學到的來進行運用,而不是把學理還有臨床分成兩件不一樣的事情,這樣是錯誤的!珍惜每一次的學習經驗,才能夠真正達到所謂的終身學習。
二、心得
在產科實習其實是一件喜悅的事情,每天都能迎接新的生命真的覺得很開心,像有次看自然產,因為媽媽是初產婦,所以用力了很久才把寶寶生出來,但是當寶寶跟媽媽肌膚接觸的時候,有跟我們說謝謝我們在旁邊陪著她,媽媽感謝的時候讓我覺得很感動。之後又遇到一個媽媽因為寶寶染色體異常導致沒有了心跳,所以來到醫院引產,聽同學說媽媽在產檯上落淚,出了產房卻還強顏歡笑,讓我覺得很心酸,或許那個寶寶是爸爸和媽媽期待已久的寶寶,但卻還沒出生就要失去他。在產科實習也學到了很多衛教,也發現對於產科來說衛教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母乳的衛教或者是有關子宮收縮以及傷口的衛教。也不管對象是新手媽媽或者是經產婦都一定要再衛教。母乳衛教方面,如果媽媽理解錯誤或者是動作沒有做的確實,就有可能導致自己乳頭破損或者是寶寶吃不飽,會增加媽媽的壓力跟挫折感,讓媽媽畏懼哺餵母乳。雖然我的衛教講的還不是很流利,但至少臨時要講的時候我還是能夠想到內容,而不是只有呆站在那邊什麼都不會。單位學姐人都很好也很有教學精神,像和學姐交班的時候,學姊都會告訴我們該注意哪些,或者是她們習慣交班的方式,這些都讓我更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這也是第一次和學姐真正的交班,對我來說其實是一大挑戰,但是人生沒有磨練就不會有進步,希望自己能繼續加油!
藉由在門診、產房、產後病房,讓我對於如何對一個產前、產中或是產後的產婦進行照護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在門診,看到了醫生利用超音波跟各項檢查報告,了解寶寶現在的狀況,也說出來讓媽媽了解,如果有尿蛋白高,或者是體重增加太多,也會給媽媽一些飲食生活的相關叮嚀也看到了學姐如果利用看診前、跟看診後得一小段時間,跟媽媽衛教以及播放一些衛教的影片。在產房,藉由了裝在產婦身上的胎兒監視器,學會了如何看宮縮以及胎心音,也在生產的過程中,看到學姐們如何教導媽媽呼吸的技巧,並且安撫媽媽的情緒還有給予鼓勵,還有新生兒娩出後的新生兒即刻護理。在嬰兒室,我學到了如何檢測黃疸,也看到了學姊如何和媽媽做出院的衛教。在產後病房,學會了如何運用學理去評估媽媽的傷口恢復情形,以及評估有無脹奶及泌乳,也學會了如何去評估子宮底的高度以及惡露量的變化,另外還有做一些常規的給藥,以及交班。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將在學校所教過的任何技術與學理運用在臨床照護上,包含了兒科、產科。在看學姐操作任何技術的過程中,也會回想課本的內容有沒有跟臨床上實際操作的順序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或者是在去見習技術前、後翻課本。在產後病房,雖然每位產婦的藥物幾乎都一樣,但是我們在給藥前都要先查過藥的作用和副作用,並且在對藥的時候說出來。把藥拿到媽媽那的時候也會跟媽媽簡單的介紹藥的作用跟副作用,讓媽媽知道自己現在是吃什麼藥。學姐交班的時候都會說到媽媽的一些檢驗數值,像是白血球、血紅素等等,如果產前白血球太高可能就是因為雌性素造成的生理性白血球增多症,產後太高可能是因為有傷口所以要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因為是自己查到異常的原因,就會一直記得了。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生命徵象不僅僅是每天的常規,也是發藥前的需要評估的指標之一,像是Ergometrine的作用是可以刺激子宮平滑肌,幫助子宮收縮,但是它的副作用是高血壓,所以在發藥前要先確定媽媽的血壓,如果血壓大於140/90mmHg,就不能給予此藥。如果媽媽是在哺乳方面有問題的話,我們會先評估寶寶的姿勢是否正確,再來就看媽媽的姿勢有無正確或是媽媽的乳房太脹等等原因,再針對問題去處理。在產房,學姐會藉著螢幕上的宮縮情形來判定產婦需要做哪些醫療上的處置,或是需要調整藥物劑量等等,我們都要去思考為何要調整劑量或做任何處置,這樣才能了解產婦的需求。在嬰兒室,當寶寶哭鬧時,我們可以用一些寶寶想吃奶的徵兆去評估寶寶是否是想吃奶,還是只是尿布濕,在給予處理。
(四)關懷:
每天早上量生命徵象的同時我會詢問媽媽:「昨晚睡得好嗎?」「不舒服有沒有好一點?」「疼痛有比昨天好些了嗎?」,之後就採集中護理,因為產後的媽媽都很疲憊需要充分的休息。如果發現媽媽脹奶了,我們也會主動跟媽媽說要幫助媽媽將乳汁排出。在產房,媽媽因為待產的不舒服所以很焦慮,我們會適時的幫媽媽打氣,也會讓媽媽好好休息準備待產;生產過程中,會跟著學姐一起教導媽媽呼吸的技巧,也會在旁邊鼓勵媽媽,尤其是一些先生沒有陪產的媽媽,更需要鼓勵與支持。在嬰兒室,寶寶哭的時候要先看寶寶是不是尿布濕了,再觀察寶寶的尋乳的徵象,如果沒有,可能就只要把寶寶抱起來安撫一下就好。
(五)倫理素養:
不管在產房或者是產後病房,在幫媽媽做評估之前都要先將床簾還有窗簾拉上,在進到病人單位前都要在外面告知一下媽媽我們要進去了,以免媽媽可能正在擠奶之類的,造成隱私暴露,在產房因為會執行陰道內診,所以都會請家屬到外面稍等,並覆蓋棉被只露出需要評估的部位就好;在產後進行乳房評估時,不會一次露出兩邊的乳房,一定都是評估哪邊就露哪邊,評估子宮底高度時,只要露出肚子的部分,其他地方也要做適當的覆蓋,評估會陰傷口的時候,只要讓媽媽側臥並且只露出傷口的位置評估就好,避免過於暴露。在公共場合不能討論有關個案的事情,有個案資料的單張,包括藥單、藥袋或是有個案的貼紙,都要撕毀或是放到專門處理有個資紙張的箱子裡統一處理,以免個資外漏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六)溝通與合作:
實習與同學的溝通合作是很重要的,如果學姐在交班但是自己正在處理個案的事情時,就可以請同學幫忙聽一下。在每天的討論會時,產房、嬰兒室、門診以及產後病房的同學都會各自將自己今天在臨床上看到的疑問跟老師還有同學討論,如果有遇到比較特別的事情也會和大家分享,像是看到生產的過程,或者是一些比較特別的技術等等。和學姐相處要有禮貌,有疑問也要跟學姐討論和澄清,像是有一次我的個案是因為前胎剖腹產所以這胎才會也剖腹,但是學姐護記是打個案因為前置胎盤所以剖腹,這個時候就要馬上去和學姐反應以及確認結果,才不會造成錯誤。與個案也需要溝通,像是我們要去幫媽媽擠奶之前要先跟媽媽告知並且跟媽媽約個時間才不會讓媽媽覺得我們很臨時。
(七)克盡職責性:
每天都要準時到單位,不遲到不早退,在時間內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情,是最基本的事情。因為我們還在實習,很多事情都沒有學姐做得快,所以我們要自己評估時間,像是提早對藥,時間到了就去發藥,才不會時間都到了還在對藥,延誤個案吃藥的時間。在實習前兩天就要熟悉單位放置物品的位子,才不會臨時要什麼卻找不到。熟悉病房的常規,還有醫生的習慣,因為每個醫生的習慣都不一樣,像是術後測量生命徵象得時間、藥物的給予方式也都不一樣,應該要熟記,也要確認自己的個案主治醫師是誰,才不會混淆了。學姐或老師問問題應該要馬上去查,如果在醫院查不到就要回家查,不管有沒有查到正確的答案,都應該要跟學姐或老師說,讓學姐跟老師知道其實你有查。
(八)終身學習:
每次遇到學姐或老師問問題,我們都會去找出答案,在從找出的答案和臨床做比對及應用,就能加深自己的印象,但在找的過程中,應該要學著自己再去延伸問題並找出答案,而不是老師學姐問一個我們才回答一個,這也表示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也還不夠。我們也可以從一些臨床的事件來加深自己的印象,像是看胎兒監視器,利用真實的胎心率和宮縮,可以練習分辨早期減速、晚期減速,而不是只有看課本固定的幾張圖而已,因為每個產婦的狀況都不一樣,學到的就不一樣,久了我想看一眼就能分辨得出來了吧!在照護的過程中,也要運用學理所學到的來進行運用,而不是把學理還有臨床分成兩件不一樣的事情,這樣是錯誤的!珍惜每一次的學習經驗,才能夠真正達到所謂的終身學習。
二、心得
在產科實習其實是一件喜悅的事情,每天都能迎接新的生命真的覺得很開心,像有次看自然產,因為媽媽是初產婦,所以用力了很久才把寶寶生出來,但是當寶寶跟媽媽肌膚接觸的時候,有跟我們說謝謝我們在旁邊陪著她,媽媽感謝的時候讓我覺得很感動。之後又遇到一個媽媽因為寶寶染色體異常導致沒有了心跳,所以來到醫院引產,聽同學說媽媽在產檯上落淚,出了產房卻還強顏歡笑,讓我覺得很心酸,或許那個寶寶是爸爸和媽媽期待已久的寶寶,但卻還沒出生就要失去他。在產科實習也學到了很多衛教,也發現對於產科來說衛教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母乳的衛教或者是有關子宮收縮以及傷口的衛教。也不管對象是新手媽媽或者是經產婦都一定要再衛教。母乳衛教方面,如果媽媽理解錯誤或者是動作沒有做的確實,就有可能導致自己乳頭破損或者是寶寶吃不飽,會增加媽媽的壓力跟挫折感,讓媽媽畏懼哺餵母乳。雖然我的衛教講的還不是很流利,但至少臨時要講的時候我還是能夠想到內容,而不是只有呆站在那邊什麼都不會。單位學姐人都很好也很有教學精神,像和學姐交班的時候,學姊都會告訴我們該注意哪些,或者是她們習慣交班的方式,這些都讓我更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這也是第一次和學姐真正的交班,對我來說其實是一大挑戰,但是人生沒有磨練就不會有進步,希望自己能繼續加油!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