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
阮玉梅
班級:護二己
姓名、學號:黃苡甄1005101281
郭芳伃1005101296
張愷芯1005101298
黃宥綺1005101302
林易伶1005101304
汪芳辰1005101307
余博蓉1005101308
出生與教育背景
民國三十八年生於彰化市 臺大護理系畢業後,在臺 北公共衛生教學示範中心 接受訓練後,並擔任公衛 護士;民國六十四年進入 中台醫事技術學院護理系 任教,前後共二十六年。
一般臨床技能
鼻胃管、尿管及氣切管病人原並不在居家護理範圍;但是,為了提升居家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並協助患者早日回歸社區,返家接受照顧;阮玉梅和杜敏世開始規劃訓練課程;但早期並無標準課程可供參考,她們便自行「人體試驗」,讓醫院中毫無經驗的護理人員進加護病房學插管,到神經內科門診學習生理評估,建立居家護理紀錄,最後才訂出課程及個案訪視實習時數,展開全省居家護理師訓練課程。
關愛
從事社區護理的,只有小貓二、三隻,功能有限,根本未獲重視。時任衛生署保健處科長的大學同窗陳心耕發現,大醫院約有三分之一慢性病患都可回家修養,他們所以賴在醫院不走,是擔心回家後無法獲得照顧;因此,民國七十六年,陳心耕委託同窗阮玉梅及杜敏世推行居家護理實驗計劃,為國內慢性病患照顧開啟另一扇窗,也從此確立居家護理在長期照護領域的重要。
溝通與合作
阮玉梅不只有幹勁、能帶人,對長期照護的遠見也讓人折服,長照協會雖由護理人員組成,但是,她從不劃地自限,堅持長期照護應「科際整合」;因此,她廣邀醫師、復健師、營養師等醫療團隊人員加入,以滿足老人、被照顧者多方面的需求。
克盡職責
任勞任怨的阮玉梅沒喊過累,她勞心勞力,身邊人看在眼裡。中台醫事技術學院講師吳書雅說,學校開校務會議時,常看她拎著冷便當走進來,邊吃、邊開會;一次,她發現阮玉梅包上有一處髒污,一問之下才知道,行色匆匆的阮老師為了趕飛機,不小心撞上機場玻璃門,鼻血直流,雖然臉上、衣服已清理乾淨,卻在皮包留下記號。她不捨說,阮老師真的太辛苦了﹗儘管會務繁忙,臺北、臺中兩頭跑,猶如蠟燭兩頭燒;阮玉梅對教學工作未曾偏廢。
推動長期照護溫柔的手 她常自述是「幸福小婦人」,部署則認為她像「超人」,不僅身兼數職,還能面面俱到;同僚說她「思路清晰、反應快」;難得的是,她能力強,卻沒有刺目的鋒芒,溫和、包容的特質像磁場,讓人自然願與她靠近。她是阮玉梅,傳統女性的堅毅,讓她奠定國內長期照護的專業基礎,也因為她的付出,弱勢病患、老人,有了不一樣的照護選擇。
在擔任公衛護士期間,有感於居家護理未受重視,民國八十二年成立長期照護專業協會,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一手建立居家護理人員培訓課程,將長期照護政策從機構化導向人性化、社區化,提升長期照護品質」功不可沒。
短短五十二個年頭,自稱平凡的阮玉梅,卻能一肩挑起時代重擔,建立長期照護專業。她在病中曾說,自己研究長期照護,原以為老了用得上;罹病後,自知未必活得久,她卻不改樂觀本性,她說也許上天要她轉換跑道,改做「安寧療護」。平凡中見偉大,阮玉梅體現了這種平凡但堅毅的力量,留下動人的事蹟,將永遠留存下去。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