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5 16:03:16

扶傷 感想

過程中看到很多傷患需要緊急救治送到醫院,但急救人員的人力、救護車的車輛、直升機空中救援…能源都有限,急救人員先把現場的每位傷患做輕重緩急之分配,國際通用的重大災難檢傷分類,以顏色區分病患的嚴重度。評估傷患意識狀況→初級評估ABCDE→次級評估資料包含:詢問病史、頭到腳評估、復甦、記錄...判斷傷患處理的先後順序,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病人意識情形、生命徵象回復到正常範圍,給予適當的照護,轉送醫院,還沒到醫院之前,急救小組持續監測生命徵象、意識狀況…直到醫院,把所有收集來的資料轉交及描述給醫院的醫護人員。
片中看到很多緊急狀況,在人力交通有限的情況下,急救人員第一時間要先安撫患者的情緒,再來評估意識狀況→初級評估ABCDE→次級評估,病患情形較穩定後,轉送到醫院及後續的安排…。
一次重大災難事件中,三個患者必須盡快送往醫院,一個是倒地不起、一個是躁動不安、一個是傷及呼吸道的小男孩,評估後的結果要先緊急送去醫院的是那個小男孩,因傷及呼吸道及大動脈,造成大出血失血過多及呼吸道阻塞,引發其他合併症,當務之急要先解決的問題就是止血、確認呼吸道通暢為優先處理步驟,最後那位小男孩終於得救了。
那位急救人員在執行技術的過程中超越我們所可以執行的技術範圍,如果執行過程中出了問題又或者救護過程中患者跡象早已不穩定最後患者還是走向死亡,那麼中間可能會有跟家屬發生衝突及醫療糾紛之情發生,全部的責任自己要一肩扛,雖然出發點是好心、好意的救人且盡量把病患救活,但此舉止侵犯到的責任、越權…等,甚至有更多更嚴重的問題因而產生。
另一次的災難除了病患之外還有自己人也受了傷,片中看到有的先救自己人,有的先救民眾,也因這樣自己人發生內鬨,這種緊急狀況不是起內鬨的時候,延誤救人時機…最後的結果也圓滿、順利大家都平安。
急救人員除了具備技術之外,還有經驗的累積、反應能力、...等等,這些都是應具備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棘手問題...什麼的,但一個團隊就是要經過重重關卡,人家說:關關難過關關過,度過了,自己跟團隊多了一個這樣的經驗,也體會到很多不同的情況,跟家屬之間的關係...種種這些,我想不管是誰,這些都應該了解...。

回應(337)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最後一頁 到...

發表回應

Close

Please waiting...

Close

Please waiting...

Close

Please wa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