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3 20:45:27

內外報告作業

班級:護三丁

學號:0995101187

姓名:林冠齡

(一)抽痰原理:
抽痰式為了幫助不能自行咳痰的人,協助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清除,以促進呼吸型態。
以下進行抽痰原則:
1.整個過程保持無菌。
2.抽痰管的外徑以不超過氣切套管或氣管內徑的1/2為原則;成人常用的抽痰管外徑唯12~18Fr.
3.抽痰前給予高濃度(100%)氧氣至少一分鐘。
4.抽痰壓力依裝置不同而區分:
(1)中央抽吸裝置:成人可用的抽痰壓力唯70~150mmHg,常用於壓力範圍為120~150mmHg。
(2)活動式抽痰機器:壓力範圍7~15cmHg。
5.抽痰管插入的深入一放入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是抽痰管放到有阻力時回抽1公分為原則。
(1)口鼻抽吸:15~20公分。
(2)氣管內管抽吸:20~30公分。
(3)氣管套管抽吸:10~20公分。
6.抽痰時間為5~8秒,最長不超過15秒。
7.兩次抽吸時間至少間隔1分鐘以上,亦即抽痰前的給氧時間。
8.抽痰的順序:氣管內管或氣切處、鼻部、口部。抽痰管做了口鼻抽吸後不可再做氣管內管或氣切的抽吸。


(二)體驗題目過程:
抽痰技術,最近學了這項技術。老師曾說這項技術很簡單但也要很小心去操作,來確保病人的安全,在執行這項技術前要給予100﹪的氧氣至少一分鐘,確保中途抽痰時患者不會缺氧。壓力也得調到最適當的數字以防黏膜受損,過程中取出管子等等都得以無菌,所以老是得很小心去應付。在做技術時我曾在實習看過一次那時學姐為他抽痰其實在旁邊看時真的讓人很心痛,但老師告訴我們雖然過程病患確實很痛苦但卻能幫助它讓呼吸道清楚乾淨,更能確保他的呼吸道通暢不會因為痰液過稠過多而堵住呼吸道而造生生命上危險,思考後或許會害派但既然要幫助病患我會試著多去嘗試這項技術。


(三)八大核心素養心得:
1.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專一的那一年我們開始位實習前做準備,開始扎根入土。一開始的懵懵懂懂由簡單的護理開始學習,也許該開始確實有一點的不習慣,也對護理也些迷網。慢慢的書中的知識也一點一滴的進入腦中,由基礎中的解剖學了解人體的器官結構,細小的內部卻支持著整個身體的動作,只要一個細部的組織可能就會傷害到整個身體。人體對營養方面的知識只要少了一小還可能就會造成傷害,一開始卻使討厭營養學老覺得我為什麼得念這個不過到了實習才發現原來這個東西很重要,就算在難也得學會它。這裡面的任何一項項目都是重要的一環,少了那些科目的教學可能就會少了一塊重要的知識。

2.一般臨床技能:
剛開始接觸技術時好像是採無菌原則,那時我真的覺得遇到好大的瓶頸,老是擔心一個不小心就染汙,所以老是小心意意的。漸漸的要自己別緊張,慢慢來,時間還夠只要小心就不會染汙了。老是高樹自己多一項技能就都一項照顧病人的舒適,給予安全、健康、舒適等的護理達到最高的照護理念。

3.批判性思考能力:
一開始對藥物的不了解,慢慢的查起藥的機轉進行思考為什麼藥物能產生的功效,慢慢的去思考作用,自然的就能更領悟到它的藥物意義。思考這項技術對病人是否有用會不會有壞處,分析問題及確定才能有更加多的完整性。當遇到問題時加以思考分析哪裡得改善,造成失敗的問題在哪?就能更加進一步去理解。

4.溝通與合作:
在實習時,邊實習及邊觀看發現學姐們會把一些問題提出來再問問看有沒有哪裡問題出錯,一有錯誤就會去改善修改。那時曾看到學姐們有些小紛爭而出現一些冰冷的氣氛,那時我真的覺得更通真的很重要,只要一個不小心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誤會或不愉快。只要有應付不來的地方學姐們總會互相去幫忙,漸漸的形成一種無形的默契,而合作也是和病人的一大項目,要病人的全力配合才能有全效性的護理,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如何與同事及病人合作的一項問題之一。

5.關愛:
曾經在養老院當過一陣子的志工,那時候只是希望能快點結束但在裡面陪老人家聊天時我卻發現其實他們也是孤單的他們只是希望家人能多陪他們聊天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在那時我遇到一老人它的家人很少來看他因為沒法說話行動上用不變而送他進養老院,那時他邊說邊掉著淚他希望他能回家能有家人的陪伴,在那個時候我發現關愛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重要的事,見見的我開始關心起周遭的人希望能多陪伴他們多支持著他們讓他們能多感受一些關愛,或許我還沒能真正學習完全但我相信只要續支持著對方將會對他們是一件好事。

6.倫理:
在臨床上雖然我們不能完全的維護病人及家屬的權益,但我們能去提問能稍微的提出一些問題去討論去解決。也要一直秉持公正、公平及保密的重要性,維護到病患的隱私,不管病患說了哪些事情也不能洩露出去,這也是老師一直在提醒著我們該注意的地方。

7.克盡職責:
或許我們還未能做到這件事,但相信一個人對工作的責任感及盡責性。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決定一切,是否有堅守在職位上的義務,有無能力去做好這件事,對護理人魚來說是重要的一環。

8.終生學習:
老師曾說過護理人員是不停的學習就算盡了社會裡工作但依舊得努力的更新自我、充實自我,有新的知識就試著去吸收它。不同的學習方式有不同的收穫法,成功的關鍵在於你的學習態度,是否要繼續成長。若不去學習那或許能力的範圍也會維持不動,幫助病人的事務可能也會少了一些,為此才需要護理人員更加去學習這些新知識。


(四)日後的建議:
希望自己能在畢業前多充實自己,試著去實習多爭取著學習的機會,多給予技術上的磨練,或許在實習上會遇到一些瓶頸,也許是被老師臭罵一頓又或者因為報告的事而感到困擾,但我相信只要保持的樂觀的心態繼續向前走一定能成功贏得肯定。學習是靠自己去爭取若不多長是爭取或許機會就會從手中跑掉,這是我一直告訴著自己提醒自己多去嘗試多去聆聽相信這對未來的幫助一定會很大。學會放鬆學會如何去看待一件事對心態上的方面也是一種休息,使壓力縮減到最小,相信自己遠比所有是更重要。希望自己在考前實習前能多充實自己多學會更多事情,一定能更加突飛猛進,這也是給自己的期許。

回應(0)

發表網誌評論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