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2 10:41:57

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閱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幼保科 班級 五幼三甲
學號 0995102003 姓名 張雅涵

書名 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 作者 林振春
出版社 師大書苑 出版年月 88年 3 月
索書號 042617 ISBN 957496091-9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社區的所有單位團體或功能系統,皆擔負著提供社區教育的責任,也可以在社區中獲得其教育需
求的滿足,以促成社區居民與社區整體的成長與發展。
2. 如果學校將社區視為服務對象,應先以開放的心胸,邀請社區民眾使用校園各項設施,增加學校與社區居民的交流
和認同;以服務的心態、避免功利主義,培養學校教師認同社區教育的理想,更進而培養學生服務鄉里社區的熱情。
3. 學校社區化並非出借學校硬體設施供民間電腦業者使用,而是讓學校成為社區民眾最重要的終身
學習資源,讓學校能以滿足社區民眾的學習需求為目的。
4. 學校屬於社區內的權力菁英,社區團體和民眾缺乏教育決策能力,但是可以透過學校的協助和輔
導,強化其教育決策參與能力。
5. 學習是一個人終身的修練過程,在社區教育中,個人可能透過書本學習,可能參與團體學習,也
可能在社區生活中學習。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學校與社區息息相關,在這書提到一個口號「學校社區化」,他希望學校能照顧到社區裡的學習
需求,故學校不需要由政府掌控,學校應該是由社區民眾來參與的,除了這樣,政府也希望達到「社
區學校化」,而這是社區教育的目標。學校有一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由附近的社區民眾的子女來就讀的
,在面對社區民眾的子女就讀,開放校園只是第一步,學校的母語教育、地方性的教育,以及與社
區民眾建立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社區民眾如果凝聚力強,那麼這個社區必可持續發展。學校與社
區的不僅僅可以是教育關係,也可以是休閒娛樂活動為主,有許多社區民眾會來向學校租借場地,
這不但讓社區民眾感到便利之外,也能夠提升學校與社區民眾的聯繫。
小孩除了家庭,另一個最常接觸的地方是學校,小孩可以說是學校與社區的媒介,我們在教育
小孩時,也可以多多利用社區資源,將學校的課程與社區結合,除了讓孩子們可以更加瞭解社區之
外,也能透過實際例子來增加印象,所以社區不僅僅是社區,它也是屬於學校教材的一部份。
社區不僅是屬於社區民眾的,它也是屬於大家的,不管你是不是住在這個社區,都非常歡迎大
家一起來使用,透過社區除了能夠認識更多人之外,也可以多多認識社區資源,而後續社區維護的
部分就需要大家的幫忙,因為你和我幫忙,會使我們社區更加優美、更加安全。

回應(0)

發表網誌評論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