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11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盧美貴 黃月美 亞洲大學 台灣首府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講座教授 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摘 要 本研究主要是以台灣為場域,探討對幼兒的概念、童年意象和幼兒核心素養之民間觀點之比 較,包含各行各業代表,幼教幼保專業人員和幼兒家長等人士的觀點。本研究先採用文獻分析、 深度訪談的方法,深究台灣普羅大眾對幼兒生活經驗和幼兒核心素養的看法,再將研究的初步結 果,作為焦點座談之討論依據,分析十五位來自台灣各地之教保專業人員對幼兒核心素養與幼兒 教育課程之意見,再以問卷調查等方式,瞭解509 位幼教專家、幼教人員、幼兒家長對幼兒的概 念和幼兒核心素養的意見,並據此形成文本,與文獻之內容相互參照,進行比較分析,據以討論 幼教課程之應然面和實然面,並形成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幼兒童年 核心素養幼兒教育 22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壹、 前言—童年的建構與幼幼之道 對幼兒教育而言,文化脈絡和教養觀影響著課程的論述和實踐。因為所謂的幼教課程可視為 在特定的歷史脈絡中,形成特定某種教育方式的形式、內容和實施方式的規則,這些規則使課程 可以成為論述與指稱的對象。例如在華人社會「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努力」的教育觀念 和教條下,兒童的遊戲被視為無益於學習,為了在短時間識字及熟讀科舉要求的課程,學塾重視 背誦、寫字,而不重講解;無論家長或教師,都相信嚴師出高徒,因為「教不嚴,師之惰」,所以 體罰很普遍,背書和打(體罰)兩種策略混合使用,使得許多私塾的孩子都以上學為苦難(張倩 儀,1997)。 Heywood(2001)指出,在西方的脈絡中,對於某些史學家而言,從上古時代到十八世紀這 近二千年來,西方的兒童只被當成「不完整」的「成人」,直到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者將兒童理想化 成一種上帝祝福的生物,終其一生,童年是靈感的來源。從教育領域我們不難發現,即使到了二 十世紀,舊式的童年思維還是揮之不去,關於養育兒童的社會科學研究,還是很難擺脫狹隘的心 理行為主義疆界,甚至直到1960 年代,研究者仍將兒童視為「不完全的有機體」,隨著不同的刺 激而有不同的反應;成年仍是生命的重要階段,而童年只是準備期。因而,人類學、心理學、精 神分析和社會學都把重點放在「發展」和「社會化」上,認為在人類社會中的教化功能,最重要 的任務是要找到方法,將不成熟、不理性能力不足、未社會化和無文化的兒童,轉變為成熟、理 性、有能力、社會化和自主的成人。 Ariès(1962)在他的研究中探討童年概念、中古社會的學校角色,以及中古社會的家庭圖像 和親子關係的性質,以此呈現出中古時代至現代初期的童年意象。Ariès 認為早期社會對於「童年」 概念的忽略,使得童年的觀念在中古社會並不存在,他以社會史的研究檢視了有關童年的文件資 料,聲稱「童年」是現代發明的產物,在中世紀時期,嬰幼兒一旦斷奶之後,透過幼兒的日常生 活,就能進行文化的傳遞,而非透過正式的教導。Ariès 說明在當時社會系統中,透過師徒見習方 式來教育孩子,這種方式經常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一直到十八世紀的時候,在歐洲為了把中 產階級的男孩從成人社會區分開來,並將他們送入學校接受教育,這時才確認了「童年」這個類 別,Ariès 也明白指出這個教育的里程碑,只與男性有關,而且與啟蒙時期相互呼應,也就是崇尚 理性甚於宗教的權威。 de Mause(1974, 2006)所主編的「童年的歷史」,作者們分別從不同的時空脈絡,探討中古 社會以來,不同國家兒童的宗教生活、親子關係、教養與照顧等面向,作品雖然都是研究西方的 兒童(羅馬、義大利、英國、法國、美國以及帝俄時期),除了共同的年齡變項之外,但是因不同 的歷史觀點,且考慮到階級、文化等因素,因此也呈現出「童年」的多樣性。此外,Sen(2005) 的著作則探討殖民地區的兒童生活型態,以及在殖民母國的童年論述之下,對殖民地區兒童的規 訓方式,提醒了「童年」知識論述與實踐方式的政治性,及其對童年概念的塑造。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33 如同Genishi, Ryan, Ochsner 與Yarnall(2001)認為,要釐清幼兒教育領域的歷史脈絡,理解 各種幼兒的再現(representation)要比直接探討正式的課程與教學實踐來得重要。因為對幼兒的描 述方式,關係著成人如何將童年概念化,或者建構出何種童年的理論,而這種概念化或理論,正 是成人用來對待或教導幼兒的基礎或論述。 當我們細看對幼兒教育的各種論述,「普遍化」的假設下,對幼兒和教育的意象塑造了三個主 要的論題:首先,認為「童年」的建構以及「幼兒」擁有獨特的特質,而這些特質具有人類環境 的普遍性;其次,成人為「幼兒」所建構的教育,創造了「幼兒教育」領域;再則,幼兒專業領 域的創造,形成並支持各種政策與實踐(Cannella, 1998)。例如,我們耳熟能詳,並且視為理所當 然的以「兒童」為中心的幼教用詞,似乎已經認為這是一個具體且無庸置疑的概念,但是Dahlberg, Moss 與Pence(1999)也指出這個概念不但抽象而且也是值得再思的問題。因為這個用詞,必須 具體化在「現代主義」對「兒童」的理解的脈絡中來加以思考。 對「兒童」主體普遍化的思維—將兒童視為一致、具體且本質化的主體,位於世界的中心, 且無涉於各種脈絡而獨立存在;相對的,「後現代」的觀點卻將這種位於主流看法的「兒童」意象 加以去中心化,視兒童的存在不但與他者有所關聯,而且總是位於「特定」社會文化的脈絡之中。 台灣的幼兒教育長期以來運用來自西方的理論,並且接受以這些理論對「幼兒」主體的假定。然 而,以後現代的觀點而言,西方主流的「兒童看法」和教育價值是否完全合用於台灣,亦值得深 入探討。因此,本研究擬從台灣特有的文化脈絡,探究一般成人所形構的「童年圖像」為何?成 人認為「以前」的童年和「現在」的童年之間有哪些差異?在此童年圖像下,期待幼兒在接受教 育之後,能夠具備哪些素養?並據以討論這些來自台灣「民間」的訊息對台灣幼兒教育的蘊義。 貳、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童年與幼兒教育 對於中國孩子的童年的探討,熊秉真(2003)的《童年憶往》有相當系統的研究。熊秉真(2003) 從環境的堆砌與塑造、中國社會文化的分析,探討為兒童寫史的脈絡,並從人事與情感的各個向 度進行分析,以再現歷史上的稚情世界。在兒童所受的教育方面,熊秉真(2003)說明傳統中國 以儒家為社會規範之主導,一向極重教育,上層社會講求對子女教育應始於幼年,確實指出對兒 童教導應始幼年,甚至早在孩童能吃能言的嬰兒時期,就應教他一些左右男女之類的基本概念。 六歲在家受教到十歲出外求學前,最重要的準備教育時期,這種家庭教育的內容以敬老禮讓等行 為規範,和數字、方位、日曆等生活常識為主。此外,孩子的遊戲和童玩也展現出兒童特殊的生 活面貌。 熊秉真(2000)說明傳統中國以儒家為社會規範之主導,一向極重教育,上層社會講求對子 女教育應始於幼年,熊秉真指出在《禮記》<曲禮.內則>中,已有一番對幼兒教導方式的構想。 上古的典範之外,宋儒高倡修養與教育價值,幼教主張大抵仍循禮記的方向,而且兒童幼年時的 教育,繼續重視規矩和行為的訓練。例如程朱理學、理學一派,影響中國社會及教育方向深遠, 44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對幼教一向主張及早嚴教,這樣的理念也成了近世育兒及蒙學文化中的重要基石。熊秉真說明這 種以生活和道德訓練為先,識字讀書活動居次的幼教理想,清楚呈現在朱子《童蒙須知》中,並 成為宋代以後流傳極廣的幼教手冊。宋代以後,「扶幼」與「訓蒙」等幼教活動日漸受到社會及文 化的關注,宋、元、明清,幼教文化曾經過好幾波的成長與轉折的成長和復興,說明了其背後眾 人在價值觀念面的轉化。反應於此時期的字裡行間最明顯的三個現象分別是「思想對育幼訓蒙在 哲理層次的論辯」;「市面上形色色訓蒙教材的大量湧現」,以及「流傳於社會上與時俱增的幼教議 論,為指導塾館蒙師的幼教方針而作」。這三方面的發展,都將近世以前原本屬於家庭管照範圍的 幼年兒童,逐漸轉化成為一個公眾的議題。但是宋代幼教的理想,在明清政府確立以科舉取士為 任用人才的途徑之後,出現了新的轉變。因為當讀書仕進成為決定家族向上流動的契機,一個家 族的興衰勝敗,家道維繫,產業經營,都要看家族中是否能產生以讀書中舉入宦的子弟。這層層 的關係,使得明清的士族重新調整了幼教的目標和內容,發展出一套特別的幼教程序和方法。 由上述文獻可發現幼教的內容承載著成人的期望並有其時代背景,因而幼教論述也有其時空 脈絡的意義。 叁、探討台灣幼兒核心素養之對話與思辨的過程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在台灣特有的文化脈絡下,成人所形構的「童年圖像」以及「以前」的童 年和「現在」的童年之間的差異,深究在此童年圖像下,成人期待幼兒具備的素養。因此本研究 採用文獻分析、深度訪談、焦點座談與問卷調查等方法。 一、素養的定義 當前許多國際組織與歐美學者所提出的key competencies,在國內或譯為「核心素養」、「基本 能力」或「關鍵能力」,譯法相異卻同義,以上三者在國內均經常被使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進行「素養的界定與選擇」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簡稱DeSeCo) 的研究,「素養」(competence)是十分受到重視的議題(Rychen & Salganik, 2003)。具體言之,素 養是個體基於生活環境脈絡情境的需求,激發個體內部情境的社會心智運作機制之認知、技能、 情意等行動的先決條件,以獲得知識、能力與態度,藉此展現主體能動者的行動,並能成功地因 應生活情境之複雜任務要求的一種整體因應行動(蔡清田,2010)。因此,本研究採用「素養」一 詞強調整體的概念,藉此包含知識、能力與態度等面向。本研究所稱之素養,係指個體為了健全 發展,發展成為一個健全個體,必須因應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或缺的知識(knowledge)、能力 (ability)或技術能力(簡稱技能)(skill)、態度(attitude)(Rychen & Salganik, 2003)。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55 二、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如圖3-1 所示: 圖 3-1 研究流程 本研究首先進行童年研究以及核心素養的相關的文獻探討,並擬定各行各業深度訪談的架構 和訪談對象。其次本研究根據訪談結果形成主題,提供焦點座談的依據。再者,根據焦點座談的 建議形成問卷架構與內容,最後再進行問卷調查與分析,並進行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此研究結 果對台灣幼兒教育的蘊義。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深度訪談、焦點座談和問卷調查等方法,分述於後: (一)文獻分析 本研究須探討各國核心素養之內容,並且從中瞭解先進國家幼兒核心素養之發展脈絡與實務 經驗,以及過去與現在童年意象之異同。因此本研究需廣泛蒐集、整理並分析有關核心素養之文 獻,童年意象與幼兒概念之相關國內外之期刊、研究報告,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二)深度訪談 訪談是本研究蒐集相關資料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雖擬定數個談話主題,但並未限制或者意圖 主導整個訪談方向,根據學者文崇一、楊國樞、吳聰賢、李亦園(2001)的定義,深度訪談是指 希望透過訪談能夠獲取重要的因素,而這些重要因素並非單純用面對面式的普通訪談就能得到結 果。本研究為要了解各行各業代表對於對幼兒的看法、幼兒與成人的關係、過去與現在童年的差 文 獻 分 析 各 行 各 業 深 度 訪 談 教 保 專 業 人 員 焦 點 座 談 問 卷 調 查 對幼兒教育之蘊義 幼兒概念 童年意象 幼兒 核心素養 對幼兒的看法 過去與現在童年的差異 幼兒與成人的關係 幼兒時期需要學習的事情 幼兒須具備未來社會的能力 66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異、童年時期需要學習的事情、幼兒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孩子因應未來社會所需能力與態度等 看法,因而進行開放性的深度訪談。 本研究根據勞工委員會所分類之職業類別,共十一類(包含其他一類),並且從中尋找各行各 業代表,不同領域之代表人物在深度訪談中能表達多元的想法與意見,能提供本研究更廣之視野、 更豐富之民間資料,以有別於官方、書面、正式之文史資料。受訪人背景如表3-1。 表 3-1 深度訪談受訪人背景一覽表 各行各業代 表 編號 職 業 備註 方先生 1 海軍艦長 蔡教授 2 國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退休教授 甘神父 3 特殊教養機構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張園長 4 實驗幼稚園因原定之台商不克受訪,故轉訪 張園長 盧先生 5 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黃園長 6 幼稚園園長 歐教授 7 大學講座教授 劉先生 8 醫院小兒科主任 郭先生 9 文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園長 10 企業附設托兒所所長因原定之企業負責人不克受 訪,故轉訪其附設托兒所所長 因為本研究計畫期間,原定涵蓋各行各業代表,但其中有些類別人選不克受訪,因此改訪談 其他人選。為了可以蒐集更深入的資料,本研究預先擬定訪談構面和問題,但訪談時不限於預擬 之問題,訪談員將跟隨受訪者的話題和意願持續擴充分享的經驗或意見。深度訪談構面與問題如 表3-2。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77 表3-2 深度訪談構面與問題 面 向訪 談問題 幼 兒 概 念 1. 請問您對於幼兒有什麼看法? 2. 在您心中,孩子具備什麼形象? 童 年 意 象 1. 您覺得您的童年和現代孩子的童年有什麼不同?其中的差異是什麼? 2. 您認為童年時期做什麼事情、學習什麼會比較有意義? 幼 兒 核 心 素養 1. 您希望您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 2. 您覺得能在社會成功的人會具備哪些條件?這些條件是否可以在童 年時候養成? 3. 對幼兒來說,您覺得他們長大後需要具備什麼能力,以因應未來社會的需 求? 本研究之訪談內容以歸納分析法進行逐字稿分析,歸納分析法是質性研究常見的分析方法之 一,尋找主題目的在於發現蘊含於文本中的主題,以及發掘主題命名背後的意義內涵。本研究文 本的分析步驟遵循「整體-部份-整體」的循環檢核,從一開始敘說文本的抄謄,進入文本整體 的閱讀,在發現事件與脈絡視框之後,再度的回到文本,並且分析意義的結構並重建經驗,最後 則是確認共同主題與進行反思。訪談員根據訪談問題之三個面向、七個問題進行深度訪談,研究 者從反覆閱讀逐字稿中梳理出重要訊息與事件,接著分析事件與脈絡視框,最後則在十位受訪者 中的重要主題進行整體對照與分析。在不斷地回顧訪談分析過程中,藉著重新閱讀逐字稿文本, 修正主題、回應並且貼近受訪者之看法。 (三)焦點座談 本研究為要進一步瞭解大專院校學者與幼教實務工作者對於台灣幼兒核心素養之看法,並促 進理論與實務之間的對話與溝通,於99 年5 月2 日召開「教保學者與園所實務者焦點座談與訪談」, 與會人士有教保專家學者(國內大專院校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科系教授)五人,園所實務工 作者十人。 (四)問卷調查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瞭解幼教工作者與家有幼兒家長對於幼兒概念、童年意象以及未來應 具備核心素養等普遍性看法。本研究先以深度訪談結果以及文獻分析編擬「台灣幼兒核心素養調 查問卷」,再以焦點座談之專家學者對問卷內容之建議作為修正問卷之依據。問卷受訪對象為幼教 工作者(包含幼教專家學者30 名、幼托園所負責人或園長、幼托園所教育工作者)以及各行各業 家長共752 人(有效問卷509 份),問卷回收後以SPSS for window 進行相關統計分析。 1.問卷的內容 問卷第一部份為「基本資料」,第二部份分為「對幼兒的看法」、「幼兒與成人的關係」、「過去 88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與現在童年的差異」、「童年時期需要學習的事情」、「未來社會需要怎樣的人」等五個部份進行問 卷。問卷依照受訪對象不同而分成公、私立幼稚園/托兒所園長與教師、家長以及大專院校教師等 三種。問卷填寫方式除了在第一部份「基本資料」填寫有所差異之外,其餘第二部份則完全相同。 2.受訪對象與施測過程 本研究問卷調查的受訪對象包含(1)幼教專家學者,包括幼教保系學者30 名;(2)幼教工作者, 以分層隨機的方式自北、中、南、東等四區抽取樣本,以幼稚園與托兒所為發放單位,抽中的園 所其填答人有園長/所長,並請園所長協助尋找三位幼稚園教師/托兒所教保員填寫問卷;(3)各行各 業家長(請受試之教師或教保員隨機尋求四名家長協助填寫問卷)。 本研究問卷於99 年2 月共寄發752 份,並在99 年4 月完成回收。本研究回收問卷共計677 份,剔除無效問卷168 份,共計回收有效問卷509 份,有效回收率67.69%。受訪家長之有效問卷 360 份,幼教工作者128 份,大專校院幼教幼保系教師21 份。如表3-3 受訪者特性之次數分配與 有效百分比一覽表所示。 表 3-3 受訪者特性之次數分配與有效百分比一覽表 變項 類別 次數 有效百分比 性別 男 80 15.7 女 429 84.3 受訪身分別 家長 360 70.7 園所教師 128 25.1 大學老師 21 4.1 年齡 30歲以下65 12.8 31-35歲153 30.1 36-40歲167 32.8 41-45歲79 15.5 46-50歲21 4.1 51歲以上24 4.7 受訪者學歷 高中職含以下99 19.4 專科 120 23.6 大學 217 42.6 研究所含以上73 14.3 受訪的 360 名家長中,以女性居多(佔80.6%);年齡則以31 至35 歲組最多(佔35%),其 次是36 至40 歲(佔34.4%);家長學歷則以大學學歷居多(佔37.2%),其次為專科(佔28.1%);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99 家長的職業類別以從事教育及社會工作者最多(佔22.2%),其次為服務類(佔20.6%),而職業 類別為其他項者的比例高達27.5%(如表3-3-3)。如表3-4 受訪家長特性之次數分配與有效百分比 一覽表所示。 表 3-4 受訪家長特性之次數分配與有效百分比一覽表 變項 類別 次數 有效百分比 性別 男 70 19.4 女 290 80.6 年齡 30歲以下 42 11.7 31-35歲 126 35.0 36-40歲 124 34.4 41-45歲 52 14.4 46-50歲 10 2.8 51歲以上 6 1.7 學歷 高中職含以下 87 24.2 專科 101 28.1 大學 134 37.2 研究所含以上 38 10.6 職業類別 工業類 34 9.4 農林類 3 .8 醫護保健 25 6.9 自然科學 1 .3 服務類 74 20.6 商業 37 10.3 文學藝術 2 .6 法律政治經濟 5 1.4 教育及社會工作 80 22.2 其他 99 27.5 肆、童年的尋溯與幼兒主體的再現 一、童年意象的建構與今昔的差別—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改變所造成的差異圖像 歷史學家進行童年研究需要面對考掘過去童年原始資料的問題,因為兒童本身留下的紀錄很 1100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少,即使是為他們所設計的書和玩具,存留下來的也不多,因此得以受到官方保存的文書檔案, 包括學校和社會醫療等人口資料,以及少數保留下來的日記或成人對童年的回憶等自傳資料,成 了廣為歷史學家注目的焦點。尤其成人以自傳或文學形式所寫的童年敘事是一個再現過去童年資 料的來源。 例如陳玉玲(1998)以女性的回憶錄和自傳,描繪在歷史中的女童身影,而張倩儀(1997) 則是從近代的自傳作品中分析中國農業時期的童年意象。而在這些自傳式的作品中也呈現了某些 童年意象的類型。其中Natov(2003)提及的西方文化中「純真」(Innocence)童年觀的意涵以及 相關論述的生成與演化。Natov(2003)舉出西方自十八世紀以來,由盧梭等人提出兒童「純真論」 以來,英國浪漫詩人William Blake 和William Wordsworth 等人,將兒童視為良善純潔的化身,這 樣的思維一脈相承,遂成為西方文學作品中再現童年的基調。不只西方文學作品如此再現純真的 童年意象,台灣的兒童文學作品亦有此類型。例如蔡蜜鯉、洪綺蓮、彭溫惠(2004)訪問兒童文 學家馮輝岳,他敘述童年時的生活: 我小時候常常到離我老家有半公里的田裡去,那裡有一個菜園,菜園旁有個小水 溝。我媽在種菜,我就在旁邊玩。水溝裡面淺淺的,但是沉澱以後很乾淨,裡面有許多 小動物,像小魚、水黽、豉蟲、龍蝨……。我感覺這樣一個淺淺的水溝,就好像一個小 小的世界。小小生物之間都可以相處的很好,不會打來打去。母親有時候會舀水,水會 混濁,產生水紋,但不久泥沙又會沉澱,水又回復清澈(蔡蜜鯉、洪綺蓮、彭溫惠,2004)。 單純且對大自然的好奇與觀察,再現了「純真論」的童年意象。 另一種類型則是社會期待的理想兒童樣貌。例如吳玫瑛(2009)分析出版於六O 年代以孩童 為書寫對象的少年小說,這些作品也是承載以及記錄台灣(戰後)社會文化風貌的重要媒介。因 為童書中所譜寫的童年印記,仍屬社會文化形構的一環。因為這些以孩童為描摩的對象,故事內 容或許是源自於作者的童年回憶,如林鍾隆寫《阿輝的心》(林鍾隆筆下的阿輝是個謙恭有禮、勤 奮克己、努力向上的好孩子。阿輝的內斂克己,以完美人物的塑形出現在讀者眼前,的確映現了 台灣六O 年代的「好孩子」樣貌,鮮活地再現了台灣早期的理想兒童形象)。或者是作者所見所聞, 例如謝冰瑩撰《小冬流浪記》(小冬雖在外流浪,但他待人有禮,十分懂事,又能善體人意,是人 見人愛的好孩子)等等,故事中所展現的童年,雖有不同的樣貌,仍再現了(當時)特定的兒童 觀,形構了(當時)文化社會所認定的理想兒童的樣貌。 作家根據記憶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寫成文字,不論寫成什麼體裁,基本上已歷經想像的過程。 在作家筆下呈現的童年往事,不能簡單地等同於過去曾經存在的事實,也不能說是那是作家童年 的原貌,僅僅只能說是一種或多或少具有虛構性質的童年─這樣的童年表述,由於在敘事時必須不 斷地尋求是視角的自我調整和材料的遞減補充,因此也就具有了「衍述性」和「改寫性」(張嘉驊,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11 11 2002)。因此文學敘述所再現的童年意象,是一種揉合了想像與社會集體記憶的書寫。 依據自傳式的敘述所描繪的童年樣貌,呈現出不同種族、階級、性別的重要變項。因成人對 幼兒的意象或童年概念來自於個人生命經驗或歷史的構成,因此,童年意象有著文化變項上的差 異,雖然我們都曾是「幼兒」的身分,但個人的幼兒身分卻無法像種族或性別般「固定」,因此成 人對幼兒意象的看法,是一種揉合不同階段的生命敘事。 本研究的訪談對象擴及的年齡層為40 歲至70 歲,他們的童年歷經台灣光復初期與農業時代, 和上述文獻所處之生活環境並不相同,但卻可描繪出台灣一般大眾的童年圖像。本研究將深度訪 談的內容加以開放編碼,並歸納出受訪人的自身經驗敘說和觀察之過去和現在童年的差異。如表 4-1 所示。 表 4-1 深度訪談之過去和現在童年的差異 過去和現在童年的差異備 註 1.過去與現在童年的差異在於環境與生活型態大不相同 2.和過去相較之下,現代的幼兒比較沒有感恩與惜福的心 3.過去的童年生活單純,可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4.過去的童年比較自由,快樂又有趣 5.過去的童年不會因為順從大人而感到不快樂 6.過去物質缺乏,幼兒需要自己動手做玩具 7.過去的環境養成幼兒堅毅的態度 8.過去幼兒從小參與家事容易養成責任心 9.現在幼兒的學習活動變多了 10.現在幼兒缺乏想像與創造力 11.現在的幼兒與社區較為疏離 12.現在的幼兒物質生活豐富 13.現在的幼兒容易受挫 14.現在的幼兒不懂珍惜與感謝成人的付出 15.現在的幼兒缺乏同伴,造成人際疏離 從表 4-1 發現,各行各業的受訪者對「過去」和「現在」的童年生活進行比較,大多表述以 往的童年在物質生活上雖不富裕,卻因參與家事分工而培養感恩、惜福以及責任心,而且有著「有 趣的」童年。對「現在」孩子的童年卻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而抱持著較負面的看法,特別是與家 人和環境的互動的方式,認為現在的孩子「學習」機會多了,但和環境以及家人的互動卻變少了。 至於在問卷調查方面,受訪者在八項對今昔之童年意象的差異題項,經加權計算排序得分, 1122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前三高者依序為「過去幼兒從小參與家事容易養成責任心」、「和過去相較之下,現代的幼兒比較 沒有感恩與惜福的心」、「過去的環境養成幼兒堅毅的態度」,如表4-2 所示。 表 4-2 今昔之童年意象的差異排序一覽表 題項名稱 排序 1 排序 2 排序 3 排序得分 1.過去與現在童年的差異在於環境與生活型 態大不相同 99 42 67 448 2.和過去相較之下,現代的幼兒比較沒有感恩 與惜福的心 97 98 62 549 3.過去的童年生活單純,可以建立正確的價值 觀 26 41 66 226 4.過去的童年比較自由,快樂又有趣39 53 54 277 5.過去的童年不會因為順從大人而感到不快 樂 10 16 23 85 6.過去物質缺乏,幼兒需要自己動手做玩具23 35 38 177 7.過去的環境養成幼兒堅毅的態度60 125 81 511 8.過去幼兒從小參與家事容易養成責任心155 99 118 781 受訪者在七項對現在幼兒能力的看法之題項,經加權計算排序得分,前三高者依序為「現在 的幼兒不懂珍惜與感謝成人的付出」、「現在的幼兒容易受挫」、「現在的幼兒缺乏同伴,造成人際 疏離」,如表4-3所示。 表4-3 對現在幼兒能力差異之重要性排序一覽表 題項名稱 排序 1 排序 2 排序 3 排序得分 9.現在幼兒的學習活動變多了78 40 47 361 10.現在幼兒缺乏想像與創造力30 36 45 207 11.現在的幼兒與社區較為疏離21 32 63 190 12.現在的幼兒物質生活豐富44 70 50 322 13.現在的幼兒容易受挫119 129 107 722 14.現在的幼兒不懂珍惜與感謝成人的付出153 126 72 783 15.現在的幼兒缺乏同伴,造成人際疏離52 75 119 425 二、成人眼中的幼兒主體—具獨特性與學習潛能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13 13 上述研究結果呈現了台灣成人對今昔童年差異的看法,至於成人眼中的幼兒形象可從本研究 對各行各業代表所進行的深度訪談結果得知,如表4-4 所示。 表 4-4 各行各業代表的幼兒概念 1. 幼兒不是小大人,有不同於成人的獨特思考方式 2. 幼兒天性純真不做作 3. 幼兒天性愛玩,體力旺盛 4. 幼兒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本性 5. 幼兒天性主動與積極的 6. 幼兒具有適應環境的潛能 7. 幼兒具有獨特的展演能力 8. 幼兒模仿力強 9. 幼兒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10 幼兒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11 幼兒不是被動、被製造,而是具有自我表達的能力 各行各業代表所描繪出幼兒概念,包含幼兒有其獨特性以及主動積極的學習潛能等。本研究 再以表4-4 為基礎,進行問卷調查,經統計分析後,509 位受訪者對各題項重要性程度的平均數與 標準差情形如表4-5 所示。前六項為對幼兒特質的看法,後五項為對幼兒學習能力的看法。 在六個對幼兒特質的看法題項中,重要性程度的平均數得分前三高者,依序為「幼兒充滿好 奇與探索的本性」、「幼兒不是小大人,有不同於成人的獨特思考方式」、「幼兒具有適應環境的潛 能」。在五個對幼兒能力看法的題項中,重要性程度的平均數得分前三高者,依序為「幼兒不是被 動、被製造,而是具有自我表達的能力」、「幼兒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幼兒具有獨立思考的 能力」。 表 4-5 對幼兒的看法一覽表 題項名稱 平均數 標準差 1.幼兒天性純真不做作6.13 1.11 2.幼兒天性愛玩,體力旺盛5.83 1.22 3.幼兒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本性6.45 0.87 4.幼兒天性主動與積極的5.92 1.19 5.幼兒不是小大人,有不同於成人的獨特思考方式6.19 1.00 6.幼兒具有適應環境的潛能6.18 0.98 (續後頁) 1144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接前頁) 7.幼兒具有獨特的展演能力5.72 1.13 8.幼兒模仿力強5.98 1.16 9.幼兒具有敏銳的觀察力6.25 .87 10.幼兒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6.15 0.93 11.幼兒不是被動、被製造,而是具有自我表達的能力6.30 0.90 伍、成人與幼兒的關係的建立—尊重幼兒獨立性但須提供陪伴與教育 如上所述之研究結果,成人眼中的幼兒既是獨特的,且有主動學習的潛能。面對此獨特的個 體,在深度訪談中,各行各業代表所表達之成人與幼兒關係如表5-1 所示。 表 5-1 各行各業代表對成人與幼兒關係的看法 成人與幼兒的關係成人在幼兒學習所扮演的角色 1.幼兒的發展需要成人的規劃9.成人須關注幼兒學習的過程 2.幼兒習慣服從成人的決定10.成人應給予幼兒更多想法的自由 3.成人需啟發幼兒的潛能與特質11.成人應該規範幼兒的行為 4.成人需要陪伴幼兒12.成人要讓幼兒有機會探索學習 5.成人須給予幼兒細心的照顧13.成人需要教導幼兒是非觀念 6.親子間要有親密的互動關係14.成人對幼兒要循循善誘 7.成人期望高,幼兒的壓力也高15.成人須關注幼兒學習的成果 8.幼兒是獨特個體,需要成人的尊重與認同16.成人需要對幼兒進行機會教育 17.成人要提供幼兒安全與友善的環境 18.成人不要體罰幼兒 19.成人不需要替幼兒做太多的事情 20.成人不要替幼兒做太多的決定 從各行各業代表的訪談中,可以發現成n人一方面承認幼兒具有學習的潛能並且需要成人的 尊重和認同,一方面也認為幼兒需要成人的協助規劃,並應善盡陪伴、提供友善環境和教育的責 任。本研究以表5-1為基礎,進行問卷調查,二十個題項中,前八項為成人與幼兒的關係,後十二 項為成人在幼兒學習所扮演的角色。經統計分析後,509位受訪者對各題項重要性程度的平均數與 標準差情形如表5-2所示。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15 15 表5-2 幼兒與成人關係一覽表 題項名稱 平均數 標準差 1.幼兒的發展需要成人的規劃5.10 1.55 2.幼兒習慣服從成人的決定4.40 1.57 3.成人需啟發幼兒的潛能與特質6.23 1.09 4.成人需要陪伴幼兒6.37 0.99 5.成人須給予幼兒細心的照顧6.22 1.03 6.親子間要有親密的互動關係6.71 0.67 7.成人期望高,幼兒的壓力也高5.53 1.64 8.幼兒是獨特個體,需要成人的尊重與認同6.45 0.87 9.成人須關注幼兒學習的過程6.35 0.93 10.成人應給予幼兒更多想法的自由6.32 0.95 11.成人應該規範幼兒的行為5.98 1.13 12.成人要讓幼兒有機會探索學習6.54 0.83 13.成人需要教導幼兒是非觀念6.62 0.74 14.成人對幼兒要循循善誘6.19 1.03 15.成人須關注幼兒學習的成果5.58 1.41 16.成人需要對幼兒進行機會教育6.45 0.79 17.成人要提供幼兒安全與友善的環境6.46 0.88 18.成人不要體罰幼兒5.08 1.58 19.成人不需要替幼兒做太多的事情5.86 1.30 20.成人不要替幼兒做太多的決定5.77 1.18 在八項成人與幼兒的關係題項中,重要性程度平均數得分前三高者,依序為「親子間要有親 密的互動關係」、「幼兒是獨特個體,需要成人的尊重與認同」、「成人需要陪伴幼兒」。在後十二項 成人在幼兒學習所扮演的角色之題項中,重要性程度的平均數得分前四高者,依序為「成人需要 教導幼兒是非觀念」、「成人要讓幼兒有機會探索學習」、「成人要提供幼兒安全與友善的環境」,以 及「成人需要對幼兒進行機會教育」。 1166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陸、幼兒核心素養的民間觀點—己我、人我、物我的關照 在理解台灣的成人對童年的看法以及幼兒的概念之後,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各行各業代表所認 為的幼兒階段必須具備的素養。在深度訪談中,各行各業代表認為幼兒所應學習的核心素養如表 6-1 所示。 表 6-1 深度訪談之幼兒核心素養分析 態度 能力 樂觀的態度 主動求知的態度 包容 熱誠的態度 能主動關懷他人 自信 良好的品格 喜歡勞動與操作的習慣 養成從做中學的態度 同理心 團隊合作的精神 守信用 勤奮的態度 積極的行動力 自我負責的態度 誠懇的態度 珍惜與感恩的態度 保持快樂的心情 使用外語(英語)的能力 能安排休閒生活(玩)的能 力 運用資訊的能力 閱讀能力 關懷環境的能力 自我表達能力 創新的能力 應變力 判斷是非的能力 敏覺週遭環境變化的能力 自理能力 照顧他人的能力 創新的能力 美感能力 道德能力 欣賞力 調節情緒的能力 適應社會的能力 溝通表達能力 忍受挫折的能力 承受壓力的能力 基本的生活知能 (聽說讀寫)與應 用 如表 6-1 所示,受訪者期待幼兒具有之態度包含:樂觀的態度;主動求知的態度;包容;熱 誠的態度;能主動關懷他人;自信;良好的品格;喜歡勞動與操作的習慣;養成從做中學的態度; 同理心;團隊合作的精神;守信用;勤奮的態度;積極的行動力;自我負責的態度;誠懇的態度; 珍惜與感恩的態度;保持快樂的心情。這些態度可歸類為自我和人我兩個類別。 本研究將上述核心素養的類目依據個人特質與社會群體的關係等兩個面向進行歸類,其中個 人特質包括:「樂觀的態度;喜歡勞動與操作的習慣;養成從做中學的態度;主動求知的態度;自 信;良好的品格;勤奮的態度;積極的行動力;自我負責的態度。」與社會群體的關係則有「熱 誠的態度;誠懇的態度;能主動關懷他人;包容;同理心;守信用;團隊合作的精神;珍惜與感 恩的態度」。 此外,依據表6-1 之研究結果,受訪者期待幼兒具有之能力包含:使用外語(英語)的能力;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17 17 能安排休閒生活(玩)的能力;運用資訊的能力;閱讀能力;關懷環境的能力;自我表達能力; 創新的能力;應變力;判斷是非的能力;敏覺週遭環境變化的能力;自理能力;照顧他人的能力; 創新的能力;美感能力;道德能力;欣賞力;調節情緒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溝通表達能力; 忍受挫折的能力;承受壓力的能力;基本的生活知能(聽說讀寫)與應用。這些能力可歸納為自 我(個人基本能力)、人我(與他人或社會的互動的能力)和物(環境)我(與自然或環境的關係) 等類別。 在個人基本能力方面,包含使用外語(英語)的能力;基本的生活知能(聽說讀寫)與應用; 運用資訊的能力;閱讀能力;創新的能力;美感能力:自理能力;忍受挫折的能力;承受壓力的 能力;能安排休閒生活(玩)的能力。在與他人(社會)的互動的能力方面,則有自我表達能力, 溝通能力;應變力;欣賞力;照顧他人的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道德能力;調節情緒的能力; 適應社會的能力。在與自然(環境)關係的能力上,則包含了關懷環境的能力;敏覺週遭環境變 化的能力等。 表 6-1 之研究結果經焦點座談之專家學者建議後,調整為問卷的內容。509 位受訪者在八項 幼兒需學習的態度題項,經加權計算排序得分,得分前三高者依序為「學習面對挫折的忍受態度」、 「尊重與關懷他人」、「會感恩與惜福」,如表6-2 所示。 表 6-2 幼兒需學習的態度之排序一覽表 題項名稱 排序 1 排序 2 排序 3 排序得分 1.學習面對挫折的忍受態度141 70 77 640 2.具有責任感79 107 67 518 3.主動自發的完成工作32 32 51 211 4.學習遵守紀律39 39 51 246 5.會感恩與惜福94 81 79 523 6.願意與他人分享10 53 37 173 7.勇於嘗試不同的事物23 41 40 191 8.尊重與關懷他人91 86 106 551 509位訪者在八項幼兒需學習的能力題項,經加權計算排序得分前三高者依序為「具生活的 自理能力」、「保護自己的能力」、「從團體生活中學習人際互動」,如表所示。 1188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表6-3 幼兒需學習的能力之排序一覽表 題項名稱 排序 1 排序 2 排序 3 排序得分 1.具生活的自理能力163 51 44 635 2.保護自己的能力96 100 44 532 3.會安排自己的時間與事情22 34 56 190 4.能從失敗中獲得經驗的能力56 77 50 372 5.從團體生活中學習人際互動65 101 75 472 6.具有對環境的應變能力41 58 88 327 7.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49 62 87 358 8.學習動手並發揮創意10 22 63 137 柒、結語—幼兒教育文化的審視與再思 對「幼兒」主體普遍化的思維習慣將兒童視為一致、具體且本質化的主體,位於世界的中心, 且無涉於各種脈絡而獨立存在。然而,從本研究對童年意象的文獻分析看來,這種位於主流看法 的「幼兒」意象並不合理。因為在不同時空脈絡下,兒童的存在不但與他者有所關聯,而且總是 位於「特定」社會文化的脈絡之中。華人傳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價值影響了成人對待幼兒的方式, 然而在時空的轉變下,在台灣特定脈絡下的人們,對幼兒的概念以及對童年的看法,相較於明、 清時期、民國初年或光復初期都不盡相同,甚至差異頗大。也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影響了人們 對幼兒的概念以及對幼兒核心素養的期待。 教育理論本土化研究可分為:移植、借鑑、對話與創新的四個層次。本研究採取的是「對話」 與「創新」層次的立場。這些來自於庶民的幼兒教育觀,出自台灣目前的教育文化環境,是最真 實的教育現象,實應納入幼兒教育內涵的思辯過程。此外,「素養」Competence 一詞源自於拉丁 文cum(with)和petere(to aspire)指伴隨著某件事或某個人的素養。就概念而言,competence 比literacy 的知能之意涵更為寬廣(Rychen & Salganik, 2003),素養可以用來具體規劃透過整體 教育的每個學習階段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以培養其國民所應具備的素養,其內涵不只是知識, 也不只是能力,更有態度的意涵。訂定幼兒核心素養內容,除了必須符合社會與時代的脈動,讓 幼兒具有面對日新月異的資訊社會、與異質團體互動頻繁的群體生活,以及面對地球生態環境急 遽變化所應具備的態度和能力之外,更需要從文化中找出合教育性的傳統美德,例如勤奮、喜歡 勞動、珍惜與感恩等,並加以傳承。 觀諸即將實施之「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內涵(教育部,2011),成人以幼兒教育的課 程來幫助、建立、陶養與啟發幼兒各種能力,也強調要提供支持的環境、重視幼兒主體對世界的 理解並豐富幼兒的文化經驗,然而台灣民間所珍視的傳統價值,應可貫穿於整體課程中。雖然學 者期待在發展的學理上培育幼兒各項能力,但是幼兒是處於獨特發展階段的學習主體,在各領域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19 19 目標的表述中,仍須兼顧幼兒需求、興趣,而不只是各獨立領域能力的培養。此課程大綱強調不 以學科知識作為領域劃分的方式,而是採用關照幼兒全面發展的「發展」領域,雖較有「學理」 基礎,但仍需批判地檢視是否以「理論」上的分類,造成重視某單一能力的表現,而將幼兒生活 經驗和從其中所產生之能力切割。 本研究僅以台灣為背景,理解民間一般人們的童年意象以及對幼兒核心素養的期待。然可繼 續深究在華人文化脈絡下的「幼兒核心素養」,以更真確掌握華人文化的精神與社會對幼兒的期待。 2200 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 參考文獻 文崇一、楊國樞、吳聰賢、李亦園(200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吳玫瑛(2009)。從「流浪兒」到「好孩子」:台灣六O 年代少年小說的童年再現。台灣圖書館管 理季刊,5(2),27-36。 教育部(2011)。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教育部。 陳玉玲(1998)。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張倩儀(1997)。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台灣商務。 張嘉驊(2002)。《草房子》的童年想像—一部小說,一部電影,以及一段民族記憶的塑造,兒童 文學學刊,461-495。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 熊秉真(2003)。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同年論述之轉折起伏。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6, 57-96。 蔡清田(2010)。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與「能力」(ability)。教育研究月刊,200, 93-104. 蔡蜜鯉、洪綺蓮、彭溫惠(2004)。呼喚童年的兒童文學作家─馮輝岳專訪,兒童文學家,33,23-32。 Ariès P. (1962).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New York: Knopf. Cannella, G. S. (1998).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 cal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volutionary images. In W. F. Pinar (Ed.). Curriculum: Toward new identities, 157-184. New York, NY: Garland. Dahlberg, G., Moss, P., & Pence, A. (1999). Beyond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Postmodern perspective. Philadelphia: Routledge Falmer. de Mause, L. (1974/2006). (Ed.). The history of childhood. New York: Psychohistory. Genishi, C., Ryan, S., Ochsner, M., & Yarnall, M. (2001). Teach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practice through research and theory. In V.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1175-1210.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Heywood, C. M. (2001). A history of childhood: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the west from West from medieval to modern times. Oxford: Blackwell. Natov, R. (2003). The Poetics of Childhood. New York: Routledge. Rychen, D. S. & Salganink, L. H.(2003)(Eds.).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Cambridge, MA: Hogrefe & Huber.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2 第8 期 21 21 Key Competencies for Taiwanese young children —A framework of folks’ childhood imagination Lu Mei Kuei Huang Yueh Mei Asia University Taiwan Shoufu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hair Professor Assistant Professor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ey competencies of Taiwanese childre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It began with analyzing literature of key competencies and th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representatives from various walks of life were pursued to explore the key competencies of Taiwanese childre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Then, focus groups composed by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and proceed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Lastly, this paper was concluded with the result of discussion, and some possibilities for key competencies and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ere suggested. Keywords: young children, childhood, key competenc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新增時間 : 2013-09-23 13:41:4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