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報告心得
從二年級開始,我們就在練習著如何寫各種護理報告,從剛開始,我完全不懂個案報告要怎麼寫,一直到現在,雖然還是沒有完全了解,但是也不是完全不懂了,這次我找了關於癌症末期的個案報告,文中敘述到,個案對自己身體外型的改變感到陌生,覺得那不是原本的自己,還有知道自己是癌症末期,所感覺到的無力感,跟個案的家屬的反應,其中因為個案很年輕卻已經胃癌末期,因為年紀相仿,對於個案的醫療團隊也帶來很大的衝擊,現在因為外食的流行,常常攝取高油、高鹹、高糖,增加了疾病的發生率,另外因為工作的壓力增加、吃宵夜的文化以及三餐不定時的關係,使消化系統的疾病大大的增加了。
況且就算生活習慣良好,也還是有罹癌的風險,像我的阿嬤,生活習慣都很正常,卻依舊罹患癌症,在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期了,當爸爸媽媽跟我們說阿嬤的病情之後,那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一開始是震驚,之後就是懷疑、不相信,我們一直在想阿嬤吃得健康,早睡早起也不抽菸,怎麼會得癌症,但不一樣的是,阿嬤年紀大了,但個案報告裡的個案還很年輕,他的家人朋友一定業會很震驚,但是一定是加倍的吃驚,也更無法接受,但到了最後還是要接受這個事實,畢竟生病是事實,接下來要關注恢復以及舒適,如果是癌症初期的個案,可以積極的進行治療,使疾病恢復,但如果已經到了癌症末期的個案,我們應該促進個案的舒適性,醫院有設置安寧病房,像之前我的阿嬤在癌症末期的時候,住進了台大的安病房,我們整個家族都會輪流,每天都會有人陪著阿嬤,有時候放學之後,我也會直接趕去看阿嬤,常常會聽到阿嬤發出很痛的呻吟聲,在那個時候不會給予阿嬤的治療,只會幫阿嬤止住疼痛,因此我覺得設置安寧病房是很體貼個案的,至少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是免於疼痛的。
在另外一個個案報告裡,個案罹患肝癌,台灣地區每年約有兩萬名癌症末期的患者,接受著死亡的威脅,不僅影響個人也影響了整個家庭,這位各按平時不吃過甜或過鹹的食物,但是有十年多的糖尿病史,雖然已經五年多沒看診,但控制得宜,卻因為最近有肝硬化,做體檢發現肝癌,剛開始個案也有多數癌症病人的反應,難以接受,但之後個案想:年紀也夠大了,因此想開了,因此抱持著順其自然的心情,對護理措施的配合度也很高。每次看到癌症個案的心情轉換都會覺得有點難過,在看到兒科的孩童得到癌症也覺很難過,因為年紀輕,感覺生命正要開始,卻馬上被重擊在地,那該有多麼的無助,可是對於老年人的癌症也會覺得難過,因為辛苦了大半輩子,在正要開始享福的時候卻生病了,也是非常沉重的事。
我們應該常常關心自己身體的狀況,當有不舒服或有任何異狀的時候就要個別冠助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享受快樂的人生。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