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心理學

觀光心理學
作者: 謝淑芬


內容簡介:
  「觀光心理學」,是以觀光客的動機分析,吸引觀光客之廣告策略、觀光商品之行銷,以及觀光社會心理等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其研究範圍是以心理學的角度來對觀光學作理論上之分析,因此不僅涉及個人心理之範疇,且將之與社會學、管理學相結合,期能廣泛深入地理解觀光客與觀光業者之心理與行為,並可將此理論應用在提昇旅遊業之服務品質與經營理念上。
  本書分兩篇論述,第一篇觀光心理學之理論背景,內容有一般心理學概要、消費者心理學概要、觀光心理學概述、觀光心理學之理論基礎等;第二篇觀光客心理,內容則有有觀光行為和知覺、觀光行為和學習、觀光行為和人格、觀光行為和動機、觀光行為和態度、社會文化的影響和觀光行為、觀光客與當地接待者之互動關係等。
  就現代社會而言,所謂之「觀光」,不僅是個人之基本需求,也是種社會現象,更因它幾乎已經發展到「人生所必需」的地步,所以現代的觀光,又稱大眾觀光或是社會福祉觀光。「觀光」之所以有如此之發展及普及,其原因如下:(1)鑑於經濟發展所帶來個人可自由支配所得增加。(2)工業化結果,工時縮短,導致空閒時間增加。(3)價值觀改變-享樂主義盛行。(4)因工業化、都市化急速進展,導致生活環境品質惡化與工作壓力與緊張,為了紓緩緊張的壓力。(5)知識及教育水準提升等原因,皆係導致今日觀光大眾化。

心得:
  心理學,簡單的說,就是研究人類心理歷程及行為的科學。所謂的行為,意義廣泛,凡有體所作的活動集反映皆可稱之為行為。它包括可以看見的外在行為,一包括外在所不易察覺到的心理狀態。至於心理歷程即是行為的一類,所以心理學一是一種行為科學。
  研究心理學,除了包括可以觀察到的行為、動作,包括許多內在而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一些事情,例如:感覺、態度、情緒、興趣、性向、思維及一切因腦活動而產生的一些結果。因為要直接研究人的內心是件困難之事,所以需透過外在的行為的觀察,進而研究人的心理。
  觀光心理學,是以觀光客動機分析、吸引觀光客支廣告策略、觀光商品行銷,以及觀光社會心理等為主要研究對象。

新增時間 : 2013-06-08 15:14:1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