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原發不明惡性腫瘤+實習經驗
這次的實習我被分到血液腫瘤科單位,所以這邊的個案大多是因為要做化療或是發現身上有不明腫瘤,像是我所照顧的個案就是因為身上有不明腫瘤要進來做治療。看完了原發不明惡性腫瘤的相關資料後,這種疾病就是在治療前經過全面詳細檢查仍然找不到發現問題所在的地方,而病理學證實是轉移性惡性腫瘤,尤其最常見的就是早期轉移、找不到最先發生問題的部位、擴散的方式沒辦法先知道,一般臨床的症狀會有吃不下、體重下降等等,然後最常見最常轉移的部位為淋巴結、肺、骨骼、肝,大多的患者診斷時會合併兩種以上的轉移部位。一般在臨床上為了要找到個案身上腫瘤部位,來對那個患部進行治療,個案入院後都需要做很多的檢查,像是胸部X光、電腦斷層攝影、腫瘤標記...等,但是做了這些的檢查也不一定會找到原發部位,一般最常見的原發部位就是肺、胰臟、大腸最多。如果患有這疾病對個案和家屬都是一大問題,因為需要做很多檢查來看可不可以找到原發病的部位,但是往往做了這麼多的檢查還不一定會有發現,反而是增加了家裡經濟、個案心情上的負擔,這樣也會影響到病人的病情。像我照顧的個案他就是有支氣管和肺的不明惡性腫瘤、肝癌,所以他每天都會去做放射電療法(R/T)治療,做這種治療是使用高能量射線來殺死體內的癌細胞並防止它繼續生長與分裂的癌症治療,就可以使體內癌細胞受到控制,並且避免正常細胞受到傷害而引起副作用,所以一般在醫院上患者如果做電療,需使用分次治療來達到腫瘤治療的目的又可以儘量避免對正常細胞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通常會依據生病的嚴重度和腫瘤的種類不同大約需要治療1-2個月之久,每週治療5~6次,每次大概數十分鐘,這種治療是屬於局部性的治療方法,它的副作用常發生在照射部位,副作用的發生、嚴重度都是因人而異的, 較常見的副作用有疲倦、照射的部位皮膚顏色會改變、食慾方面胃口也會變差,但是大部分的副作用會隨著時間消失。第一次的實習真的是讓我學習到很多,雖然在腫瘤科實習我們所能做的技術有限,但是這邊的學姐每個人真的都很好相處也給我們幫助很大,對於我們不懂的地方也很有耐心的教我們,把我們能做的事情放心的交給我們去做,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是我在實習最後一天替一個阿公打皮下注射,雖然我很緊張並沒有做的很好,但是這也讓我發現到自己哪裡不足做的不夠好需要再加強,以後在學新的東西時也要在更認真學習,才不會到時候在實習時什麼技術都做的不好,這次實習讓我對護理更有興趣了。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