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反思心得
服務學習反思心得
護二庚 學號1025101319 座號15 姓名潘宜宣
這次的暑假作業是做20小時的志工,也是我第一次做志工,都因為學校出了這樣的作業我才有機會到醫院來替病人服務,以前從沒想過要到醫院做志工,也不知道志工平常都做些什麼,起初還沒開始做的時候心裡也有些畏懼,直到我做完這20小時後,我發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而且我還學會也體會到很多以前不曾嘗試過的。
第一天報到的時候要先上八小時的課,告訴我們做志工、護理師等等一些最基本該做到的,還有一些小影片提供我們觀賞。 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記錄「痲瘋病」(也稱癩病、漢生病或韓森氏病)病患的生活影片,看完很感人的哭了,我所服務的這所醫院──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起初就是照顧痲瘋病病患的醫院。
「日治時期只要被檢查出有痲瘋病就會立即強制被隔離帶到這裡來,在很久以前,痲瘋病並沒有特效藥,早年被誤認為無藥可治且高傳染病的瘟疫,所以,遵循了在柏林舉行的『第一屆國際癩病會議』的建議,採行『強制收容,絕對隔離』政策。樂生院在今中山路一側設有鐵絲網,防止院民逃跑或是路人擅入,在今中山堂和指導所的中間設有圍牆和鐵門,是區隔醫護人員和病友的界線。」 當影片看到這裡,眼眶就開始有點泛紅了,就因為生了病就完全與世界隔離,感覺就像個井底之蛙,看不見外面的陽光。
「1946年,吳文龍任院長,採半開放,不禁婚,不結紮。後來治療藥物發明,患者不再需要強制隔離,院民與世隔絕了數旬年,直到1954年,才撤除鐵絲網,慢慢開放讓院民回家。1956年,台灣引進了有麻瘋病特效藥之稱的『DDS』,提供給100名院民試用。」 演講的護理長也告訴我,對待病人就像親人一樣,而且要非常有耐心,也不能用「同情心」看他們,而是「同理心」。
做志工的時候我常被分配到病歷室幫忙,那些堆積如山病歷並不是隨便丟一丟就解決,而是每一科都要分類,未看診的、轉診的,以及有錯誤的病歷全部都要分開,一點也不允許馬虎。雖然起初開始做的時候我對醫院還不是很熟悉,有些護士詢問我時常愣住說不出話來,但邊做邊學習並且開口問,很快就能熟悉了。出去送病歷到各科時,常遇到些老人家自己來看病,我會過去幫忙推輪椅,有人找不到什麼科在哪時我也會帶他去,以及幫忙按電梯,陪等看診的病人聊聊天等等,做了這些份外的事情,覺得幫助別人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很開心也很放鬆,也希望以後如果我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再回到這裡替病人服務,甚至是當護理師。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