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4甲林昱睿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這次找這三篇是因為這跟我們未來有關,因為我們要對所有病人要有同理心,因為癌末病人是需要大家的關心,所以身為醫療人員要有一定的同理心跟關心來讓病人放心,如果我們沒辦法讓病人放心,誰可以讓病人放心.
第二篇是關於PED(兒科)表皮溶解水皰症,俗稱泡泡龍症,這是一種遺傳疾病,每五十萬人,就有一人患病,所以算是罕見疾病,病童在生活上會有許多困擾,皮膚表面容易破損,所以容易感染,而且現在也沒辦法醫治,所以病人只能使用症狀治療,症狀治療就是,你有甚麼問題,我就幫你處理這個問題,這只治標不治本,所以病人會非常不舒服.
第三篇我選的是關於家庭復原力的文章,病人今天得了癌症,不只是病人個人的問題,也會牽扯到病人的原生家庭,因為原生家庭的信念如果不堅強,那病人本身的信念也會受到動搖,所以護理人員不單單只針對病症護理,同時也要處理病人的及家屬的身心靈,如果病人跟家屬常處於負面情緒,那對於疾病的治療配合度可能會降低,所以護理人員不單單要處理病人端的情緒,也要處理家屬端的情緒,護理人員長期處於這種多重壓力的環境,護理人員要具備足夠的抗壓性,要不然你可能會因為壓力而不想從事護理工作,這篇有講到癌症轉移,癌症轉移的病人,其實病人本身也知道他大限已到,所以會很傷心,我們要好好處理病人情緒.


參考文獻:
唐珮玲、陳玟伶、鄭淑芬 (民102年8月)。運用意義療法減輕癌症復發病患死亡焦慮之照護經驗 台灣護理雜誌,4,105~110頁


徐小惠、鄭心宜、許美玉 (民104年12月)。照顧一位表皮溶解水皰症新生兒之傷口護理經驗 台灣護理雜誌,6,112~116頁


蔡佳妤、陳淑娟、張馨元、洪敏瑛 (民103年12月)。照護一位肺癌腦轉移個案藉由家庭復原力模式協助其家庭因應之護理經驗 台灣護理雜誌,6,104~109頁

傅志遠 (2013)。醫生,不醫死 急診室的20個凝視與思考。台北市:時報出版

羅東聖母醫院口述歷史小組 (2012)。12位異鄉人傳愛到台灣的故事。台北市: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大家健康)雜誌

吳慶蘭、周筱萍、柳建安、李函叡、沈彥君 (譯) (2012)。腹部影像學圖譜。台北市:合記。
(Mukesh G. Harisinghani Peter. R. Mueller., 2008)

新增時間 : 2017-09-02 08:17:4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