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暑假作業-人際溝通

暑假作業人際溝通 護三戊1035101230吳昀潔19號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基石;而溝通,就是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的橋樑。溝通連接了複雜的人際網路;溝通使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溝通讓人的生命中加入了奇異元素,使之更加美好。
當今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充實學識與工作能力固然重要,然而「與人良好溝通」才是最必須擁有的能力。或許擁有最佳的製造技術,但缺乏與人溝通便無法招攬客源;或許擁有最認真的工作態度,但無法和上司和諧溝通相處也是枉然。藉由「溝通」,我們能化解歧見,和同伴們一起打拼,開創美好未來;藉由「溝通」,我們能改正錯誤,參考他人意見,提升自己至更高境界。
赫茲裡特曾說過:「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而我們要怎麼將談話變成藝術?又有什麼溝通技巧呢?
1.注意傾聽:艾默生:「所謂的耳聰,也就是傾聽的意思。」傾聽使對方感覺受重視,意味承諾與尊重,鼓勵對方交談意願
2.選擇適當時機:馬克·吐溫:「恰當用字極具威力,每當我們用對了字眼,我們的精神和肉體都會有很大的轉變,就在電光火石之間。」想要在溝通中獲致成果,需考慮對方的時間、情緒、地點、目前手邊的工作,以選擇合宜的談話時機。
3.注意肢體語言:艾默生:「有許多隱藏在心中的秘密都是通過眼睛被泄露出來的,而不是通過嘴巴。」個人的姿勢、呼吸、面部表情以及談話時的距離,可能顯示額外或真正的訊息內容。
4.有效表達:梁實秋:「談話,和作文一樣,有主題,有腹稿,有層次,有頭尾,不可語無倫次。」以直接、立即、明確、一致的方式傳達訊息,可避免誤解、累積情緒,促進與他人分享真正的情感。
5.尊重個別差異:台灣俗諺:「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微不足道的玩笑話可能被視為奇恥大辱,同樣的,人們可能將讚賞解讀為諷刺,將關心視為干涉,理解與尊重是持續溝通的動力。
6.批評與糾正:卡耐基:「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著溫和地、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若有批評的必要,宜先稱讚再溫和地批評;若有改正他人錯誤的需要時,宜就事論事,避免人身攻擊。
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應從現在開始,無論與同儕相處、和師長交談都能有助於溝通能力的提升。用謙和的態度包容異議、用博愛的角度對待各種人物、用婉轉的言語推辭別人、用廣闊的視野接納不同聲音……,這些都是良好溝通的表現,推心置腹待人、信守承諾、尊重隱私這些都是良好溝通的基石。

新增時間 : 2016-09-02 12:35:35 / 修改時間 : 2016-12-15 20:01:3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