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暑假作業心理諮商與輔導之感想

當環境不如己意、他人的行為不如己意、甚至自己的表現不如己意的時候,便會感到煩惱及痛苦。尤其,青少年與大學生在家庭中沒有掌握權力,在經濟上沒有自主,周遭的資源也不足夠時,這些青少年們便無法改變外在環境去順服自己的渴望、期待、價值觀,因此這種不滿足就成為痛苦,而在他們尋求諮商的時候,一開始的期待及目標都是想找到方法去改變現況,讓自己不那麼痛苦。
而以佛家的觀點來看痛苦這件事,由於這世界的一切都是”無常”,不可能有永恆存續的人、事、物,因此任何執著於「常」者都會感到痛苦。人生當中有些苦有些快樂,但是快樂離去了一定會感覺到痛苦,而且通常越是快樂的事物,失去了就更是痛苦,可是這種失去又是必然的。由此推知,在無常的作用之下,這個世間只有苦,沒有樂。
(但轉念一想,痛苦也必然會過去,這樣思考就可以幫助自己暫時離苦了)
最膚淺的來看苦難這件事,當慾望被滿足時,嬰兒就不哭,而當慾望不滿足時,嬰兒就哇哇大哭,名聞利養、愛情、人際關係等種種慾望不被滿足,就感到痛苦,因而想方設法去追逐,當追求不到,就感覺煩惱。而由無常的觀點來看,即使追到了,有一天終將失去,如果執著於名聞利養的追逐上,就一輩子陷入煩惱的迴圈當中。
其次,更苦的事情是:『別人有的我沒有』。當周遭的人跟自己一樣貧窮、或是一樣平庸的時候,雖處貧苦卻仍還能安於平淡,但當自己富有,卻看見別人比自己更富有的時候,反而會有煩惱苦痛滋生,嗔心、嫉妒心、自憐自哀、甚至會起殺心。但是實際上,就算物質跟生活所需一項也沒有缺乏,有些人一樣會感覺痛苦。
生命當中,如果每一刻都安祥舒適愉快,那其實就是一種幸福,如果執著一些虛妄的東西讓自己無法安定,對於生命來說是很可惜的事情,好像為了一件不重要的東西而錯失更重要的事物一般。
以諮商的角度來看人的痛苦,可以由認知、情緒上來解析。
在認知方面:
1.當對於外在事物的期待沒有得到滿足,又沒有辦法控制時,就會感到痛苦。
如在愛情當中,對方的行為、想法、感覺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但又有所期待時,就會感覺到痛苦。
2.自身不符合外在灌輸的價值觀、規條架構,又認為這些價值很重要的時候,就會感到痛苦。
在情緒方面:



在面臨一些會引起痛苦的外在情境時,人普遍都會感覺到痛苦,感覺不到才是異常行為。因此人會由於痛苦感覺而有情緒反應,但是,如果這種情緒反應不被允許表現、或是沒有人協助宣洩、沒有人支持與陪伴的時候,那這種情緒反應就會拖長,或用其他形式表現。


因此,對於當事人的痛苦,首先要承托住他的情緒,同理他的感受、反映他的情緒,幫助他整理並表達自己的感覺。讓他感受自己的感覺,並且是在一個受支持、安全、且有人陪伴的環境之下去感覺,這樣能幫助案主體驗那個情緒,也許可以幫他通過完形循環,讓他有能力再感覺到新的事物。

另一方面,在行為上可以邀請他想想看怎樣幫助自己度過那個悲傷,問:「如果你感覺難過的時候,可以做什麼來讓自己好過一點?」,用他最習慣的方式幫助自己,有些人喝喝下午茶、看看電影、或打打電動,可以幫自己暫時度過那個難過的時候,那至少在悲傷、痛苦的情緒方面,是有事可以做的。



而認知方面,如果痛苦是來自於外在人事物的無法控制時,幫案主看見那個無法控制的狀態,然後請案主自己想一想,怎樣幫助自己,可以做些什麼?還是可以用哪種角度去看,讓自己不要那麼痛苦?另一方面則是肯定案主的狀態,解構社會灌輸的價值觀,也可以幫助案主鬆動他的認知建構,去詢問那個價值觀對自己的意義?讓諮商師與案主更暸解順服社會價值觀會發生什麼事,內涵的意義為何。

另一方面,雖然諮商師自己會有面對痛苦的一套思維模式,但是同理案主的痛苦,肯定痛苦對於案主世界的撼動,是很重要的,陪案主一同在他的世界當中,會讓案主從陪伴中獲得力量,如果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那就不會有這種陪伴的力量出現了。

諮商師也不一定要把自己面對痛苦的思維模式套至案主身上,案主不一定能夠體會。反而由陪伴、同理獲得的支持,才是幫助案主走出痛苦的助力之一。

新增時間 : 2016-09-02 08:19:50 / 修改時間 : 2016-12-15 22:26:3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