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暑假作業
文章(1):許秀蜂、劉千琪(2014) · 照顧一位頭部外傷嬰兒瀕臨死亡之護理經驗 ·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 10(2) ,45-56。
文章(2):呂季紋、黃棣棟、穆佩芬(2011) · 護理人員照顧癌症病童臨終時的經驗 · 護理雜誌 · 58(4),37-46。
文章(3):鍾春櫻(1994) · 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 · 護理研究· 2(3),227-238
心得:自從上完兒科關於瀕死兒童的章節後,就覺得很替他們揪心,也很為他們的家人煩惱,看完這幾篇文章,我更覺得照顧這些孩子真的不容易,病人的家屬和護理人員也承受了很多的壓力,文中也做了一個研究,調查63位照顧瀕死病童之腫瘤科及重症單位護理人員之經驗,結果發現:大多數護理人員在照顧瀕死兒童都會覺得無助,在和瀕死兒童及其家人溝通時也常發生困難,更做了現象學研究法,研究結果表示護理人員照顧癌症病童臨終時的經驗本質結構,共包含五個主題:㈠與瀕死遭逢的關懷與自省;㈡護理人員之調適策略;㈢包容與陪伴協助善終;㈣面對死亡陰霾予以心靈慰藉;㈤陪伴父母度過病童臨終的階段,這個研究更讓我覺得要成為重症單位的護理師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心理建設,如果護理人員自己就很慌張,覺得不知所措,那又有什麼能力去說服家屬,所以我很佩服他們,在未來,如果我有機會在重症單位實習,我一定會好好向學姐們學習如何和家屬溝通、學習怎麼臨危不亂的解決問題,用同理心去關心病患和家屬們,陪家屬度過煎熬,陪病患走完病痛。
文章(2):呂季紋、黃棣棟、穆佩芬(2011) · 護理人員照顧癌症病童臨終時的經驗 · 護理雜誌 · 58(4),37-46。
文章(3):鍾春櫻(1994) · 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 · 護理研究· 2(3),227-238
心得:自從上完兒科關於瀕死兒童的章節後,就覺得很替他們揪心,也很為他們的家人煩惱,看完這幾篇文章,我更覺得照顧這些孩子真的不容易,病人的家屬和護理人員也承受了很多的壓力,文中也做了一個研究,調查63位照顧瀕死病童之腫瘤科及重症單位護理人員之經驗,結果發現:大多數護理人員在照顧瀕死兒童都會覺得無助,在和瀕死兒童及其家人溝通時也常發生困難,更做了現象學研究法,研究結果表示護理人員照顧癌症病童臨終時的經驗本質結構,共包含五個主題:㈠與瀕死遭逢的關懷與自省;㈡護理人員之調適策略;㈢包容與陪伴協助善終;㈣面對死亡陰霾予以心靈慰藉;㈤陪伴父母度過病童臨終的階段,這個研究更讓我覺得要成為重症單位的護理師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心理建設,如果護理人員自己就很慌張,覺得不知所措,那又有什麼能力去說服家屬,所以我很佩服他們,在未來,如果我有機會在重症單位實習,我一定會好好向學姐們學習如何和家屬溝通、學習怎麼臨危不亂的解決問題,用同理心去關心病患和家屬們,陪家屬度過煎熬,陪病患走完病痛。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