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護理科二年級丙班 學號 1045101155
座號 49姓名 陳聿甄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在四月二十一號這天,學校為護理科二年級的我們,安排了大體老師參訪 活動。
第一次參觀大體老師,在去台大的途中心情很緊張,但是還是以專業的心態去參觀及學習。
其實真的很謝謝大體老師們的捐獻,讓我們能有機會認識更多身體上的構造,學習到更多課本沒有的知識,心裡對於大體老師也是一直懷著尊敬以及感激之意,若不是老師的犧牲奉獻,我們就不會有這樣寶貴的機會來學習。而在要開始上大體老師的課程前,助教教我們要在心裡默念一分鐘,這是尊重大體老師的一個過程,這一分鐘裡我在心裡一直感謝對大體老師能無私而偉大的貢獻自己的身體,也謝謝大體老師們的家屬,能同意和捐獻自己生命中重要的家人。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及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除了對大體老師的敬佩外,此外的參訪中我也學習到:人生旅程的結束可以有另一種選擇:成為大體老師,不管是對人或家庭,那份勇氣和決定都是大愛得展現,但是因著整個過程非常認真、用心、莊嚴和隆重的對待,「人」感覺更有尊嚴、更具價值。
人雖然死亡,愛永遠存在:軀體是有形的,會由年輕而老化,終究會因為死亡而失去,而愛是無形的,摸不到見不到卻感受得到,這份感受其實是藉著一些「愛的行為」的具體表現而存在,如果能將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藉由文字、照片、影像…留存,對家人和親友是一種永恆的紀念。
還讓我體會到人體的奧妙,全身幾百個部位的肌肉、密密麻麻的神經、血管,每位老師的構造都不一樣,甚至顏色、氣味也不同。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心中有著「體會尊重生命,以同樣的心對待將來的病人」原來是這樣的一份心意,想想大體老師一定曾有著不被尊重的經驗,在人生旅程中,人與人的接觸是如此的頻繁,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如果能多放入「用心」和「尊重」,事情會順利推展,人也會喜樂接納,那麼一切就會平安。所以真的很謝謝大體老師們。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參訪完大體老師,想到生命的可貴及平等,讓我對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解到死後仍有其價值,同時也反省自己努力去認識及珍重每一個體生命的存在意義。最重要的,恐怕是要去深思如何活出真實的自己,把握當下,以尋找我自己的價值所在。
而我想現在每一分辛苦的學習,也是為未來使自己能成為更好的醫師而準備吧,而大體老師的奉獻,就成為最大的助力。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努力的學習,將來能夠將我所學社會,救助那些需要的人,回報大體老師的一番苦心。
他們無私的奉獻,讓我從他們的身軀,獲得許多收穫,也增進了許多知 識。老師們真的非常偉大,這次的大體參訪收穫很多,真是一個非常難忘的經驗。

新增時間 : 2017-04-26 19:40:0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