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依基護、人際溝通之身心靈為主題
*書名(三本): 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你並不特別/50歲起,為了過得更好的斷捨離練習 作者: 中島芭旺/小大衛.麥卡洛/山下英子
*文章(三篇):轉向臨終者主體樣態:臨終啟悟的可能/修行療癒的迷思及其進路/追索敘說自我的主體 作者: 余德慧
讀後心得
這學期的基護課程中我們有學到”臨終護理”,以及去台大的大體參訪,這些都和生命的意義與永恆有極大的關聯,所以這次選的書也以此為出發點。首先是日本10歲的哲學家中島芭旺所著的「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他用小孩子最純真無瑕的思維,讓我們重拾那些簡單卻重要的小事。再來是小大衛.麥卡洛所著的「你並不特別」,在青少年時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就算在夢想之路迷惘失焦,也讓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最後是山下英子所著的「50歲起,為了過得更好的斷捨離練習」,生命的最終點,我們預料的到嗎?那在行到終點時,該如何為自己準備,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 剛開始讀中島芭旺的書,字裡行間散發出的就是純真,但偏偏那些字句最能碰到人心,我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我十歲,從今以後還可以失敗很多次」現在的我們也才十七歲,我也還能再失敗很多次,不去畏懼失敗,並且嘗試,這是一種學習的開端,但最重要的是勇於嘗試,才會讓你一直向前,給予自己新的動力,它會讓你回到原本的初衷,踏出第一步並沒有這麼難,通常只是我們沒有勇氣而已。
看完中島芭旺的書後,換到小大衛.麥卡洛的「你並不特別」,這多是寫給青少年及父母的書,書名的由來是這樣的,如果每個人都很特別,那就沒有一個特別,所以因該是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特點才對,作者他身為人父也身為師長,他會用詼諧的語氣去講述一件事情,也令這本書多了份趣味,現在的我就是青少年,我們對於夢想的看法還不夠成熟 ,往往過於草率,在青少年尋夢的路上不要迷失了自己,這點對於現階段的我們很重要。最後走到生命的終點站,看到山下英子用瑜珈和佛學的智慧,闡述”斷捨離”這個道理,也讓我有了新的認知,斷,是不要佔有太多、捨,是不要囤積太多、離,是為了建立自己和其他人事物的舒適關係,雖然我現在還無法深刻體會,但是本值得反思的一本書,心境和想法上都有很多轉變。
看完三本書後,我彷彿走完了一趟人生之旅,從10歲的孩童到青少年再到終點站,也讓我對於現階段的自己有更多的認知,要學習勇於嘗試和不迷失自我。
*文章(三篇):轉向臨終者主體樣態:臨終啟悟的可能/修行療癒的迷思及其進路/追索敘說自我的主體 作者: 余德慧
讀後心得
這學期的基護課程中我們有學到”臨終護理”,以及去台大的大體參訪,這些都和生命的意義與永恆有極大的關聯,所以這次選的書也以此為出發點。首先是日本10歲的哲學家中島芭旺所著的「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他用小孩子最純真無瑕的思維,讓我們重拾那些簡單卻重要的小事。再來是小大衛.麥卡洛所著的「你並不特別」,在青少年時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就算在夢想之路迷惘失焦,也讓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最後是山下英子所著的「50歲起,為了過得更好的斷捨離練習」,生命的最終點,我們預料的到嗎?那在行到終點時,該如何為自己準備,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 剛開始讀中島芭旺的書,字裡行間散發出的就是純真,但偏偏那些字句最能碰到人心,我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我十歲,從今以後還可以失敗很多次」現在的我們也才十七歲,我也還能再失敗很多次,不去畏懼失敗,並且嘗試,這是一種學習的開端,但最重要的是勇於嘗試,才會讓你一直向前,給予自己新的動力,它會讓你回到原本的初衷,踏出第一步並沒有這麼難,通常只是我們沒有勇氣而已。
看完中島芭旺的書後,換到小大衛.麥卡洛的「你並不特別」,這多是寫給青少年及父母的書,書名的由來是這樣的,如果每個人都很特別,那就沒有一個特別,所以因該是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特點才對,作者他身為人父也身為師長,他會用詼諧的語氣去講述一件事情,也令這本書多了份趣味,現在的我就是青少年,我們對於夢想的看法還不夠成熟 ,往往過於草率,在青少年尋夢的路上不要迷失了自己,這點對於現階段的我們很重要。最後走到生命的終點站,看到山下英子用瑜珈和佛學的智慧,闡述”斷捨離”這個道理,也讓我有了新的認知,斷,是不要佔有太多、捨,是不要囤積太多、離,是為了建立自己和其他人事物的舒適關係,雖然我現在還無法深刻體會,但是本值得反思的一本書,心境和想法上都有很多轉變。
看完三本書後,我彷彿走完了一趟人生之旅,從10歲的孩童到青少年再到終點站,也讓我對於現階段的自己有更多的認知,要學習勇於嘗試和不迷失自我。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