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55101161 姓名 張智亘

作者姓名 馬真德、黃鈺婷 、 黃照雅 、 蘇綉雅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運用醫療團隊資源管理提升新生兒加護病房醫療人員執行呼吸器相關性肺炎預防措施正確性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65:3
起訖頁數 071-079

作者姓名 閻雲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生病也不是一件壞事!
期刊名稱II 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 卷(期) 148
起訖頁數 060-062

作者姓名 蔡政道
西元出版年 2014年 文章標題 生病是咒詛嗎?
期刊名稱III 新使者 卷(期) 140
起訖頁數 023-026


【自訂一主題】: 病者生存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想到甚麼我就會不由自主的去尋找答案,雖然有意點神經病
但也不一定只有壞處,突然間的一個想法幫我想到了這個主題,生病難道只有壞處嗎??
沙倫•莫勒姆美國著名的遺傳學家,手上有19項專利的他出過一本書 {病者生存} 無意間的看到這本
書讓我有不一樣思考,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這是遺傳和生物學不變的開頭, 有利於個體的將保留反
之則淘汰 ,但在內外課本中許許多多的疾病有很多都是由基因而起的 ,這大大的違反了適者生存的
規定,如此不變的規定為何會有疾病能夠逃過一劫,難道這些疾病有利於個體?
是的真實是如此沒錯的 ,我是也是如此地認為的,而閱讀完一些相關書籍和期刊也證實了有些疾病
確實能夠幫助到人類的生存, 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補充) 人因生病而痛苦.人們會很自然的將
錯誤歸結於病因但當我們將一切追根究柢後會發現事情不完全是他表面的那樣, 也就是因為有了那
麼多的變化性,人類 生物 進化跟護理才會顯得不同跟奇妙,雖然我覺得護理是所學科當中跟生死無
比進的科目, 無論是歷史上的生離死別還是物理化學中生命的奇蹟都沒有護理來的那麼的近 ,而我
們真正能在這個界線上做到的事十分的少,很多是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將我們能做到的事情做好就不
會愧對護理這份職業了,我們雖然微小而不可言之但正因為能做到的事情有限才值得去拚上全力.

(補充) 冰芯證據證明,1萬多年前曾經有一場突如其來的晚冰期,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就席捲全球。
這次冰期導致全球溫度下降2℃,海平面下降幾百米,森林和草地變成了荒漠和峭壁。
氣候如此迅速的變化把歐洲變成了一個冰窖。這對習慣了溫暖的人類來說顯然是非常危險的。
不過人類很幸運,因為我們的祖先很快就發展出了一系列應對嚴寒氣候的適應機制:
適應機制I.頻繁排尿
身體應對寒冷的一種反應。排尿會幫助我們減少體內的水分,防止結冰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適應機制II.提高血糖的濃度
燃燒過剩的糖分可以產生熱量;更重要的是,糖是一種天然的防凍劑,糖分越高,血液越不容易結
冰(冰點越低)。

仔細想想上面這些適應機制:頻繁排尿、高血糖,不就是糖尿病的症狀麼
當然了,這些症狀放在現在的環境下,幾乎可以說是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利,非常不利於生存繁衍。
但是在晚冰期這個特殊的時期,暫時性的糖尿病症狀對於急需抵禦寒冷的人類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顯示,糖尿病似乎確實和寒冷之間存在著深層次的聯繫:
在一項對28萬糖尿病患者的調查中,患者的血糖水平總是在冬天迅速飆升,而在夏天達到低谷;在
寒冷地區,較冷月份中糖尿病的患病人數明顯增多。
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很可能正是這種“糖尿病”適應機制,幫助人類的某些祖先在晚冰期生存了下來。
換個角度說,不能產生“糖尿病”機制的那些人類祖先,可能很多根本就沒熬過晚冰期,被凍死了;
能產生“糖尿病”機制的祖先,才是最後能倖存下來的人。
而我們正是這些倖存者的後代。



“血色病”是一種在歐洲後裔中非常常見的遺傳病。
這種病的患者體內積累了過多的鐵元素,又無法代謝,如果不加治療的話,會導致肝髒病變、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血色病的致病基因,在現在看來也不利於生存和繁衍,但它為什麼也至今都沒有被淘汰呢?
其實,和血色病相關的基因突變,曾經幫助人類抵禦了橫掃歐洲的鼠疫。

14到19世紀期間,大規模的鼠疫週期性爆發,整個歐洲橫屍遍野、人心惶惶。
而血色病患者體內的鐵元素在哪裡都多,就是在巨噬細胞裡不多。

而巨噬細胞是免疫系統,細菌被巨噬細胞團團圍住之後,如果巨噬細胞中鐵元素充足,細菌還有可能靠這些鐵元素活下來;

但如果像血色病患者一樣,巨噬細胞中缺乏鐵元素,細菌還沒來得及吸收,就先被活活餓死了。

結果經過這一系列空前絕後的悲劇之後,雖然整個歐洲失去了至少1/3的人口,但很多有血色病基因的人卻倖免於難,他們佔歐洲人口的比例也不斷增加。

現在,每10個北歐人裡就有1個人有和血色病相關的基因突變。可以說整個歐洲的人口結構就這麼被幾場瘟疫徹底改變了。
“疾病”在人類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其實是非常立體的、多面的,而不只是我們印像中這麼單一。
只不過,當年那一代人的進化優勢,現在卻成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進化難題。
我們只能說,進化是偉大的,但它並不總是那麼完美。


馬真德、黃鈺婷、黃照雅與蘇綉雅(2018) 。 運用醫療團隊資源管理提升新生兒加護病房醫療人員執行呼吸器相關性肺炎預防措施正確性。護理雜誌,65:3,071-079。

閻雲(2016)。生病也不是一件壞事!。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 。148,060-062。

蔡政道(2014)。生病是咒詛嗎?。新使者。140,023-026。



運用醫療團隊資源管理提升新生兒加護病房醫療人員執行呼吸器相關性肺炎預防措施正確性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493639&dtd_id=3&q_key=%E9%81%8B%E7%94%A8%E9%86%AB%E7%99%82%E5%9C%98%E9%9A%8A%E8%B3%87%E6%BA%90%E7%AE%A1%E7%90%86%E6%8F%90%E5%8D%87%E6%96%B0%E7%94%9F%E5%85%92%E5%8A%A0%E8%AD%B7%E7%97%85%E6%88%BF%E9%86%AB%E7%99%82%E4%BA%BA%E5%93%A1%E5%9F%B7%E8%A1%8C%E5%91%BC%E5%90%B8%E5%99%A8%E7%9B%B8%E9%97%9C%E6%80%A7%E8%82%BA%E7%82%8E%E9%A0%90%E9%98%B2%E6%8E%AA%E6%96%BD%E6%AD%A3%E7%A2%BA%E6%80%A7&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生病也不是一件壞事!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417797&dtd_id=3&q_key=%E7%94%9F%E7%97%85&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生病是咒詛嗎?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93432&dtd_id=3&q_key=%E7%94%9F%E7%97%85&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新增時間 : 2019-09-01 02:03:1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