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 暑假 。(忘了:走一段無悔的失智照護旅程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075101024 姓名 劉庭宇
書名 :忘了:走一段無悔的失智照護旅途
作者:褚士瑩著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年月:2012/12/17
索書號:415.934
ISBN:978957135691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對親人失智的悲傷,不是來自他當下的遺忘,而是自我緊抓著歷歷在目的過往不肯放
2..不談過去,只把握現在。
3.盡了全力,然後釋懷、繼續好好過活,才是生命教給我們最重要的一課。
4.我活過了,現在輪到你,放手去過你的人生吧!
5.照顧家人的愛與責任,讓兩個家庭都努力地維持下去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有時面對一個家庭有需要長期照護的親人時,所要面臨種種心靈上的煎熬及各種壓力的來源,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承受的。
一九八○年代晚期,還沒有「失智症」這樣的名詞。人年紀大了,做出不可理喻的舉動,被稱為「老番顛」;專業醫師則說是「老年癡呆症」。這是個沒有人搞得定的麻煩,只能開點安眠藥讓老人變得安靜呆滯,而家屬和醫師能為他們做的不多。
書中作者照顧父母的這些年,她體會到「生活品質比生命長度更重要」的道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有未婚女兒可以陪伴父母渡過人生最後一程,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在經濟無虞的情況下,給予父母最需要的照顧,為了提供這種有尊嚴的、有品質的照顧,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
這本書是第一本從失智症照護者角度出發的專著,透過真實案例訪談、論及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相處的獨特面向;加上康泰基金會的專業資訊,為讀者提供實際的協助與心理的支持,並期待藉此喚起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關注與理解。
比如我的奶奶在今年暑假7月多的時候因為一次不小心跌倒,而延生出一大堆讓他身體負擔不了的疾病都出來了,奶奶在醫院住了2個月,每天都吵吵鬧鬧說要回家,拔點滴,不想吃藥,所以一度面臨著插著尿管、插著鼻胃管,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奶奶想回家的這點讓他的病一天隨著一天慢慢的好了,到現在只有一點輕微中風跟失智。
在奶奶住院的期間,我常常想,奶奶為什麼會跌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點後悔當初為什麼不陪奶奶出門,平常奶奶說話時我跟他說話都有點不耐煩的樣子,奶奶當時一定心裡很不好受,從奶奶出院後到現在我發現照顧者必須要能夠分辨患者溝通上存在哪一方面問題,與患者溝通要特別留意表達的方式,並確認他們能夠正確理解,平常也要細心觀察患者有沒有跟平常不一樣的行為舉止,詢問問題的時候也應該要以答案簡潔為主,比方詢問「是不是肚子餓?」、「是不是想上廁所?」類似的話,多以肯定句來對患者說。
每個人都不想自己的家人或親近的人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要珍惜在一起相處的時間。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075101024 姓名 劉庭宇
書名 :忘了:走一段無悔的失智照護旅途
作者:褚士瑩著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年月:2012/12/17
索書號:415.934
ISBN:978957135691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對親人失智的悲傷,不是來自他當下的遺忘,而是自我緊抓著歷歷在目的過往不肯放
2..不談過去,只把握現在。
3.盡了全力,然後釋懷、繼續好好過活,才是生命教給我們最重要的一課。
4.我活過了,現在輪到你,放手去過你的人生吧!
5.照顧家人的愛與責任,讓兩個家庭都努力地維持下去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有時面對一個家庭有需要長期照護的親人時,所要面臨種種心靈上的煎熬及各種壓力的來源,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承受的。
一九八○年代晚期,還沒有「失智症」這樣的名詞。人年紀大了,做出不可理喻的舉動,被稱為「老番顛」;專業醫師則說是「老年癡呆症」。這是個沒有人搞得定的麻煩,只能開點安眠藥讓老人變得安靜呆滯,而家屬和醫師能為他們做的不多。
書中作者照顧父母的這些年,她體會到「生活品質比生命長度更重要」的道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有未婚女兒可以陪伴父母渡過人生最後一程,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在經濟無虞的情況下,給予父母最需要的照顧,為了提供這種有尊嚴的、有品質的照顧,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
這本書是第一本從失智症照護者角度出發的專著,透過真實案例訪談、論及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相處的獨特面向;加上康泰基金會的專業資訊,為讀者提供實際的協助與心理的支持,並期待藉此喚起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關注與理解。
比如我的奶奶在今年暑假7月多的時候因為一次不小心跌倒,而延生出一大堆讓他身體負擔不了的疾病都出來了,奶奶在醫院住了2個月,每天都吵吵鬧鬧說要回家,拔點滴,不想吃藥,所以一度面臨著插著尿管、插著鼻胃管,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奶奶想回家的這點讓他的病一天隨著一天慢慢的好了,到現在只有一點輕微中風跟失智。
在奶奶住院的期間,我常常想,奶奶為什麼會跌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點後悔當初為什麼不陪奶奶出門,平常奶奶說話時我跟他說話都有點不耐煩的樣子,奶奶當時一定心裡很不好受,從奶奶出院後到現在我發現照顧者必須要能夠分辨患者溝通上存在哪一方面問題,與患者溝通要特別留意表達的方式,並確認他們能夠正確理解,平常也要細心觀察患者有沒有跟平常不一樣的行為舉止,詢問問題的時候也應該要以答案簡潔為主,比方詢問「是不是肚子餓?」、「是不是想上廁所?」類似的話,多以肯定句來對患者說。
每個人都不想自己的家人或親近的人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要珍惜在一起相處的時間。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