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寒假作業(第二篇)

青少年憂鬱症
據統計,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比例在青春前期(13-16 歲)約為 2%,至青春期後期(17-2 0歲)則增加 到 4%, 甚至有研究顯示,青少年約有 20%曾出現 貶低自己的想法,更有高達 40%的青少年出現明顯的憂鬱情緒。憂鬱症對青少年最大的殺傷力就 是:自殺。統計資料證實,台灣近十年來自殺比例持續增加,相較十年前成長 2 倍,尤其 15 歲至 24 歲青少年死亡人數第 2 名就是「自殺」,而這些個案有 87%的 青少年同時罹患憂鬱症。憂鬱症將於 2020 年成為全世界三大高負擔疾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中的第二名。根據統計,鄰近國家日本統計的 15 人中就有 1 人得過憂鬱症,而且自殺者中有28%的比例為罹患憂鬱症。憂鬱症將是在心血管疾病之外,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二號殺手,因而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癌症」。
最主原因有以下幾點:憂鬱症為本世紀高負擔高失能的疾病。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與成年人憂鬱症有密切關係,所以應視為憂鬱症的預防治療。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從古籍文獻及現代研究仍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尤其臨床的療效評估更有待整合。憂鬱症的病患就存在我們周圍的人群, 可是他卻不一定會表現出來,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很開心,很快樂,但是殊不知他們內心其實很難過,很渴望人家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但又不希望人家以同情的方式對待他們,如果當他們需要聊天,人家聽他們講話,我一定會盡量挪出時間,或許佔用你自己一點點的時間,一點點的開導,或許就會減少損失一條性命,你認為微不足道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可以從深淵把他們拉上來

新增時間 : 2021-02-23 01:16:3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