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寒假作業

專科護生產科實習之壓力源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1)男女護生在產科實習時所感受之壓力源、(2)男女護生壓力之異同。老師可以本研究之結果為參考依據,分別對男女護生在產科實習提供更有效之諮商與輔導。
本研究探問卷調查方式收集資料,研究對象是八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選修產科護理學之學生,共一一二人(女生九十三人,男生十九人)。問卷收集之資料以因素分析、Shapiro- Wilk檢定、t檢定、及Bon-ferroni多重比較法等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護生在產科實習感受到的主要壓力源有九種,其中無論男女護生的最高壓力源皆為「因臨床評值方式而引發之壓力感」。其中壓力源「因臨床評值方式而引發之壓力感」與壓力源「實習時老師的教學態度而引發之壓力感」,女護生所感受的壓力程度顯著大於男護生;而在壓力源「由產婦和家屬對實習護生的態度而引發之壓力感」所感受的壓力程度上,則是男護生顯著大於女護生。另外,本研究也支持在「由執行隱私性護理技術而引發之壓力感」所感受的壓力上,男護生大於女護生的觀點。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文亦提出建議並討論其在護理教育上的應用。
護理雜誌 內外
背 景傳統的實習評量方式無法全面了解學生的臨床護理能力,提升護理人員專業能力,由護理能力的鑑定之改革,是護理臨床教育的重大責任。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內外科護理能力鑑定對提升台灣護生臨床能力之評價。
方法以四項半結構式問題調查30位參與內外科能力鑑定考試四技或二技護生之學習過程相關經驗,以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分析學生之敘述性資料並計算編碼出現次數。
結果內外科護理能力鑑定考試與傳統實習臨床評量最主要的差異包括學習情境、思考決策能力及評鑑方式的不同;實施內外科護理能力鑑定考試之優點包括能力的肯定、接近臨床情境、自我導向學習、修正自我學習及彈性學習;而缺點包括情境及結果不易控制,且耗時;主要的收穫包括可以認識、挑戰及培養自我能力(包括培養思考、決策及關懷能力)。
結論本研究之發現對建構內外科護理實習課程之能力鑑定以提升學生之重要臨床能力具相當之參考價值。

新增時間 : 2021-02-21 23:07:2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