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寒假作業2

《惡童三部曲》
戰爭,不需多加贅述,聞者自是從心底湧上一陣厭惡。由此可見,我們對戰爭的感覺是:破壞、悲劇、殘忍的。講到小孩,免不了腦中浮現一群洋溢天真活潑氣息的身影,穿梭在草地上嬉戲打鬧。

作者巧妙將成對比的兩個物件,鑲嵌進同一篇文章中,以極寫實的筆觸,呈現兩種極端碰撞出的火花。

我一直反覆的思考,這篇故事背後的寓意,是一傅眾咻,強調環境之於人極為重要?抑或是拋開人性本善,寫出人為了生存,即便如一缸清水般孩童,也可以冷血無情?兩者一定都有吧!因為朝著這兩個方向思考,我都極有感觸。

撇去甚囂塵上的政治不談,今天的台灣已可稱得上是安居樂業,但安逸遮蔽了我們的敏銳,使我們忽略對負面情形的設想,舉例:一位父母親都投身教育界的孩子,即便我們都不認識他,但第一個想法應該都是,舉止優雅、品學兼優。但我們從不會去設想,也想像不到,在戰火中成長的孩子,過得是甚麼樣的日子?當別的孩子上補習班、學鋼琴、畫畫、書法時,他們是學習生存、殺人、殘忍,在別人看到,這群孩子是如此冷血、泯滅人性,但對他們來說,這些事情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這種價值觀上的差異,是因為孩子們學習時,心中並無判斷善惡的一把尺,正常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爸媽悉心的教導下,很快就有基本判別的能力。但那另外的一群,環境透出的訊息是:殘忍的人才有生存權。他們的尺,就是建立在這條大原則之下,這樣想來,用「冷血」概括他們倒不夠客觀,說「可憐」比較會獲得共鳴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應該就是一個無憂患意識的孩子吧!每當章節描述到兄弟倆為了保護自己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其實我都一直存疑在心,兩個小孩子真的會動用如此暴力、偏激的手段嗎?我的第一個想法是作者誇大其詞,但如果沉下紛亂的思緒,定心設想一番,卻發現這一切都是其來有自的!從存疑到默認,我驚訝於一本書一下子推翻了我十五年對人性的見解,其實這顯示出我直到這一刻才算是真正踏出成熟的第一步。人性,可是到大學都有專門體系深入探討的課題,怎會是一個半大不小的青年小子可以輕易參破的呢?我們常聽人罵說:「沒人性!」其實這種東西哪有一定的標準呢?投桃報李謂之有嗎?嗜殺成性謂之無嗎?人性應該跟個性一樣,各家盡有、全然不同。

對我來說,不影響他人生命財產叫做經得起考驗的人性,反之則為經不起考驗的人性。

考驗人性、赤裸展現人性的例子很多,特價搶便宜、遊行、集會,不難看到類似踩死人的事件,這何嘗不是人性經不起考驗的後果呢?近來掏空公司、空頭支票、黑心商品的新聞,也是曾出不窮,「牽一髮而動全身」小小的動作,影響多少個大大小小的家庭啊!

舉出這些例子,並非為了批判他人顯得自身清高,而是希望大家永遠保持警醒的態度,記住自己永遠是個學習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共勉之。

新增時間 : 2019-02-21 18:26:17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