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1

護三戊 1085101217 林語潔
台灣目前屬於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越來越高,未來台灣老人會越來越多,在老人照護方面一定也是要更看重,而阿茲海默症,也就是俗稱的失智症,文中提到在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每 12人就有一位失智症,80 歲以上的老人每5位就有一位失智症,可見在台灣失智症的盛行是非常高,像我好幾年前,奶奶還在世的時候,她晚期也有失智症的症狀,會忘記回家的路怎麼走,但我那時還不懂甚麼是失智症,只覺得為何奶奶有時連小事都會忘記,還要請人照顧,失智症顧名思義就是會讓自身的記憶力、判斷力、抽象思考力甚至是語言能力下降,且情況只會越來越惡化,不會好轉,就算是吃藥也只是減緩退化的時間,如果是自己家人得到失智症,等到他從一開始的忘記生活中小事,最後退化到連自己最親的親人都忘了,自我照顧能力全退化,那該有多痛苦,在照護方面,勢必就要多更多的愛心和包容心,患者可能上一句講完,下一秒就忘了,或是到後面會有大小便失禁的問題,有些甚至會情緒失控,難以控制,所以需要有耐心安撫,在環境方面可以給予簡單、易懂的標誌指示方向,平時也可以多讓患者動腦,例如可以玩一些填字遊戲、下棋,培養興趣,而不是變成完全只依靠別人照顧,這樣只會退化更快,依目前的醫療技術還無法根治阿茲海默症,只能延緩病情,而且失智症早期其實很難發現,一開始可能只當作正常健忘,直到越來越頻繁,才會發現,所以要好好珍惜陪在自己身邊的人,尤其是家人,不要最後才在後悔。

出處: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
失智症與台灣高齡社會的探討
洪慈穗(Tzu-Sui Hung);洪敏元(Min-Yuan Hung)
華醫學報56期 (2022 / 06 / 01)

新增時間 : 2022-09-02 13:48:53 / 修改時間 : 2022-09-05 15:36:3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