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陳樹菊不凡的慷慨

昨天一口氣把這本書閱讀完畢,之前從新聞得知 陳樹菊 女士是台東的菜販,平常過的是省吃儉用的生活,但卻樂於奉獻自己的金錢,十多年來捐款已經上千萬。不過,看了書我才知道陳阿嬤過的竟然是超乎我想像的刻苦生活,她每天賣菜佔了八成的時間,清晨一點多起床,梳洗一下二點準備到批發市場。然後回到中央市場約莫清晨四點鐘,開始整理、排列蔬菜,準備一天的賣菜「例行公事」,馬不停蹄工作到晚上八、九點才收攤回家,根本就是蔬菜界的「Seven-Eleven」嘛!而且令人吃驚的他一年只休息十三天,其中十二天是每個月市場的消毒日;在過去尚為實施消毒時,她一年竟然只休息一天,換言之,她一年工作是364日,應該是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工作時數最長的人了!
人家總說,貧窮是禍,但看這本書,我才知道,其實貧窮是福。陳樹菊女士就是因為從小經過貧窮的磨練,才會造就出今天的她。國小畢業那年,母親因為難產沒錢開刀而去世,為了養活弟弟妹妹,她只好輟學賣菜,扛起照顧五個弟妹的責任,她放棄升學和父親在菜攤賣菜。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女孩,被迫進入大人的世界,放棄了她原本快樂、純真的童年,但她無怨無悔的付出、努力,對於生活的磨難,她甘之如飴,對父親和兄弟姊妹們的愛絲毫未減。在窮困的生活中她擁有了體貼、懂事和獨立自主的個性,這不是我們現代小孩所缺乏的嗎?
現代的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富裕的生活使我們怠惰,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因為富裕而有了一群不懂得珍惜、體貼和感謝的人。在新聞中,常常看到一些不孝子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使家中年邁的父母擔憂,有些人已經三、四十歲了,竟然還在家裡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彷彿把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當成是理所當然。還有一些長期埋首於書堆的知識份子,仗著自己高學歷而輕視他人,做事眼高手低,最終反而一事無成。古人常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陳樹菊女士的例子讓我明白,如果沒有暗礁,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呢?
我們常常缺乏感恩的心,總覺得自己不夠幸福,認為別人幫你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感謝。懷著一顆感恩、感謝的心是很重要的。有了它,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很幸福了﹔有了它,你就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有了它,你就會常常說出「謝謝」兩個字﹔有了它,你每天就會過得很快樂,不再去抱怨。證嚴法師曾說過一句﹕「用對了心,每天都很快樂;用錯了心,每天都很煩惱。」陳樹菊就是一個好榜樣,讓我們去學習如何簡簡單單的就能幫助別人。我相信讀完這本書,必定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的看法。

新增時間 : 2021-02-17 16:13:35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