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參訪心得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我對大體老師的看法不會覺得他是一個不好的東西他對我們在認知上有很大的幫助作為學術研究或教學解剖等等,一般尊稱大體捐贈者為大體老師
為甚麼需要大體捐贈? 遺體提供給醫學院,做為醫學生解剖實習、研究訓練之用,也就是所謂的「大體捐贈」。 大體捐贈對醫學發展來說不可欠缺非常重要的事情
對捐贈者的感想 覺得他們很偉大 一般人過世後就是傳統的火葬土葬海葬等等大體老師們卻願意把身體捐出來來給學生學習 了解更多的知識 這個行為不一定每個人都做得到
應該如何表達對大體老師的尊重 在觀察學習之前先默禱 學習時溫柔的對待 不以玩鬧的心情而是以學習該有的心態去面對 不要用屍體去形容大體老師他是來讓我們學習的應該好好的稱呼為[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沒有義務要把自己的身體“任人宰割” 一切都是因為讓人類的生命得以延續 他們也沒有義務要讓大家看他的“裸體”一切都是想在心跳停止跳動的那刻起 喚起另一個心跳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經過這次的實習我又學到了不管是身體部位還是細節還是觸感我都有親身經歷也幫助我回想起去年一年級時的解剖學教的內容 當天遇到了真的的大體老師不是課本上那種解剖圖 覺得好像基礎醫學這部分的護理知識又更上一層樓 在那裏遇到不是很確定的位置或是名稱我都會直接問那裏的執導老師
{2}我的感想是 我有把很大體老師的器官拿起來仔細觀察像是心臟看的到主動脈下腔靜脈還有肺動脈等等過程中也可以把已經處理過的器官翻開來看可以看到心臟的左二右三瓣膜 也能看到已經染色過的血管紅色是動脈的血管 藍色是靜脈的血管
{3}我覺得人生是一件很悲傷的事 因為人會死去 就算你活著的時候志得意滿是一個勝利者 你還是會死去 變成一動也不動的軀殼 人生就是一場悲劇 可能你活了一輩子 最後死了,一個親人也不願意送你 一個愛你的人都沒有 真的覺得很悲 所以我們應該要更加珍惜活著的時候並尊重願意捐出來的大體老師 我應該要記得我那一天學了什麼用到以後的職場 知識

新增時間 : 2023-04-17 18:32:3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