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二丙 1105101120 葉芷亭38 暑假作業
護二丙 1105101120 葉芷亭38 暑假作業
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民主運動的故事
書本的內容大致:其實故事還在繼續,政黨和平輪替並不是民主追求的終點。三位學者,分別回顧了從1895到1986台灣民主運動的不同段落。第一卷「自治的夢想」,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陳翠蓮,梳理日治時期,留學東京接觸最新政治思潮的台灣菁英,如何爭取地方自治;第二卷「自由的挫敗」,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吳乃德,講述了「二二八」之後,以《自由中國》雷震、殷海光等人為代表的外省知識份子群,反抗國民黨政府獨裁;第三卷,「民主的浪潮」,口述史作者胡慧玲,寫下解除戒嚴之前,1970年代黨外運動和美麗島事件,以及1980年代各種社會運動的起伏。
我的感想:民主運動一直都存在,台灣人們想要的發展一直都在推新,每個人民都有自己想要的政治方式,有的人喜歡開放自由式,有的人喜歡管制式,但是台灣的民主是對人民的尊重,民主的投票、競選等⋯在早期台灣人民是沒辦法做這些決定的,說來也要感謝眾多偉人創造的台灣,為台灣努力創新,讓台灣變得光明,也許在未來會有許多變化,但也是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會有更民主的時代,曾經的台灣被壓制、管控,現在所有人民的努力就是在為以前的不公平而彌補,所以更希望未來的台灣,更好、更新穎、更民主和進步。
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民主運動的故事
書本的內容大致:其實故事還在繼續,政黨和平輪替並不是民主追求的終點。三位學者,分別回顧了從1895到1986台灣民主運動的不同段落。第一卷「自治的夢想」,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陳翠蓮,梳理日治時期,留學東京接觸最新政治思潮的台灣菁英,如何爭取地方自治;第二卷「自由的挫敗」,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吳乃德,講述了「二二八」之後,以《自由中國》雷震、殷海光等人為代表的外省知識份子群,反抗國民黨政府獨裁;第三卷,「民主的浪潮」,口述史作者胡慧玲,寫下解除戒嚴之前,1970年代黨外運動和美麗島事件,以及1980年代各種社會運動的起伏。
我的感想:民主運動一直都存在,台灣人們想要的發展一直都在推新,每個人民都有自己想要的政治方式,有的人喜歡開放自由式,有的人喜歡管制式,但是台灣的民主是對人民的尊重,民主的投票、競選等⋯在早期台灣人民是沒辦法做這些決定的,說來也要感謝眾多偉人創造的台灣,為台灣努力創新,讓台灣變得光明,也許在未來會有許多變化,但也是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會有更民主的時代,曾經的台灣被壓制、管控,現在所有人民的努力就是在為以前的不公平而彌補,所以更希望未來的台灣,更好、更新穎、更民主和進步。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