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業
書名 你可以難過但別一句話傷透心 作者 五百田達成
出版社 天下 出版年月 2022 年 7 月 日
索書號 177.1 ISBN 978-986-398-770-3
書名 給習慣逃避的你 作者 李國翠
出版社 高寶書版 出版年月 2021年 9 月 日
索書號 176.5 ISBN 978-986-506-208-8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對付內心的恐懼感 自愛是良藥
一個人指責別人容易,面對自己很難,因為面對自己,意味著要去面對自己,意味著要去面對自己
的創傷、脆弱
當我們抗拒接納真實的別人時,也就意味著我們無法接受真正的自己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在講逃避的心理狀態,逃避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能夠保護我們暫時不受到傷害,在碰到問題時,人都會依照成長過程中學到的經驗,自然而然的產生不同程度的逃避行為。
每次要做事情前,腦海裡總是會有聲音告訴我,先來看個影片吧或著現在好累喔等等在做啦,我一
邊做著毫不相關的事,又一邊擔心事情還沒做完怎麼辦,它就像一顆無形且巨大的石頭壓在身上,
這本書是講有關逃避的心裡狀態,逃避心裡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能夠保護我們不受到傷害,所以
但卻不願意主動把它挪開。會想逃避某些事,是因為它會給我們壓力,或是不舒服的感覺,像是不
想背單字、不想念書,可能是因為害怕自己無法達到自我滿意的分數,達不到我們對自己的期待,
所以會選擇消極的態度來處理這些事情,當發生不是自己期待的結果或答案時,我們會選擇安慰自
己,但就是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個結果或答案。為了減輕痛苦,
我們擁有了防衛機制,但是痛苦並沒有消失,反而因為我們過度壓抑和強迫自己接受而讓痛苦難以
治癒,可能也會反映在生理上,例如焦慮、疲倦、易怒等這些情緒其實是在和身體打警告,告訴我
們,痛苦沒有消失,我們必須去正視它。當我們直視它,就越了解自己,雖然自我揭露的過程會不
愉快,但看清楚傷口,你才會知道你需要的藥是什麼,而在幫自己幫紮的過程中,內心也變得堅強勇敢,擁有更多的勇氣面對更真實的自己。
出版社 天下 出版年月 2022 年 7 月 日
索書號 177.1 ISBN 978-986-398-770-3
書名 給習慣逃避的你 作者 李國翠
出版社 高寶書版 出版年月 2021年 9 月 日
索書號 176.5 ISBN 978-986-506-208-8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對付內心的恐懼感 自愛是良藥
一個人指責別人容易,面對自己很難,因為面對自己,意味著要去面對自己,意味著要去面對自己
的創傷、脆弱
當我們抗拒接納真實的別人時,也就意味著我們無法接受真正的自己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在講逃避的心理狀態,逃避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能夠保護我們暫時不受到傷害,在碰到問題時,人都會依照成長過程中學到的經驗,自然而然的產生不同程度的逃避行為。
每次要做事情前,腦海裡總是會有聲音告訴我,先來看個影片吧或著現在好累喔等等在做啦,我一
邊做著毫不相關的事,又一邊擔心事情還沒做完怎麼辦,它就像一顆無形且巨大的石頭壓在身上,
這本書是講有關逃避的心裡狀態,逃避心裡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能夠保護我們不受到傷害,所以
但卻不願意主動把它挪開。會想逃避某些事,是因為它會給我們壓力,或是不舒服的感覺,像是不
想背單字、不想念書,可能是因為害怕自己無法達到自我滿意的分數,達不到我們對自己的期待,
所以會選擇消極的態度來處理這些事情,當發生不是自己期待的結果或答案時,我們會選擇安慰自
己,但就是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個結果或答案。為了減輕痛苦,
我們擁有了防衛機制,但是痛苦並沒有消失,反而因為我們過度壓抑和強迫自己接受而讓痛苦難以
治癒,可能也會反映在生理上,例如焦慮、疲倦、易怒等這些情緒其實是在和身體打警告,告訴我
們,痛苦沒有消失,我們必須去正視它。當我們直視它,就越了解自己,雖然自我揭露的過程會不
愉快,但看清楚傷口,你才會知道你需要的藥是什麼,而在幫自己幫紮的過程中,內心也變得堅強勇敢,擁有更多的勇氣面對更真實的自己。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