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讀書心得(臨終護理)
參考文獻:
1. 臨終心理照顧-花蓮慈濟心蓮模式 石世明 ; 邱宗怡 ; 慈濟醫學雜誌 18卷4_S期 (2006/08), 71-78 出處:華藝線上圖書館
2. 安寧護理模式於臨終護理中之應用Application of Hospice Care Model in Terminal Nursing Care 李選(S. Lee) ; 護理雜誌 40卷2期 (1993/06), 67-72出處:華藝線上圖書館
3. 兒科急重症病房護理人員照護臨終兒童之困境 陳雅惠(Ya-Huei Chen) ; 陳月枝(Yueh-Chih Chen) ; 駱麗華(Li-Hua Lo) ; 林東燦(Dong-Tsamn Lin) ; 王建得(Jiaan-Der Wang) ; 長庚護理 19卷4期 (2008/12), 450-460出處:華藝線上圖書館

以上面三篇文章寫出讀書心得:
在選擇臨終這個為主題.有很多想法.不管是在病患本身還是在家屬身上都想了很多.因為要寫出一篇屬於自己的心得必須要設自己為多種角色以同理心方式寫出來才變成自己所想要寫的閱讀臨終護理的心得.以兒童到成人分析各種兒童.父母.家屬.各種不一樣的接受度.以及醫療照護所做到的任何一個支持護理療法。
以第一篇臨終的心理照顧.在這篇文章我特別喜歡一句話{心靈陪伴不適理論,而是實踐。心靈陪伴是一般人認為比較抽象的部分,但對於有此經驗的陪伴者而言則相當具體}這句話能把所有臨終需要的心靈陪伴完完全全的寫出來,另一句{我在(I am here),已經為心靈陪伴訂了一個最重要的方向}心靈陪伴一句我在.可以想一下當你在最無助時.只要有一個人跟你說我在.或是你一無所有了有個人跟你說我在.那種無法用言語或是文字寫出來的那份心裡陪伴與支持,是多麼龐大的力量.這個龐大的力量是醫療都沒辦法達到的。
以第二篇安寧護理模式於臨終護理中之應用,分成1.懷舊治療,亦稱{人生回顧}主張藉由印島(有生命期限者)由回顧往事.體驗過去生活片段,或由參與經過特別安排的活動,藉以達到促進個體自我了解.分散注意進社會化之具體治療目標。2.環境治療:主張:個體與環境之關係密不可分,若能將環境做系統性規劃與應用,藉由彼此互動原則,將可達到改善個體症狀之目標3.靈性治療:以宗教注意為主,適時的給人信心與勇氣面對各種困境,使人有目標,進而降低人類內心深處的恐懼-死亡,透過信仰力量得到內心的平安與寧靜。4.意義治療:協助臨終病患於面對慘酷現實時,能平靜與理性接受事實,珍惜有限人生,除回顧生命軌跡外,且能完成遺願後,了無牽掛生命源頭。
第三篇兒科急重症病房護理人員照護臨終兒童之困境,選擇這一篇是因為覺得孩子也是需要我們去關心的地方.了解小孩的發展以及心理上的任何問題還有面對臨終的心理準備.在這世界上往往我們都忽略到小孩子的感受.但回頭想一想.小小的孩子知道自己的了甚麼病嗎?知道自己已經快要離開這世界了嗎?知道自己已經看不到最親愛的家人了嗎?這是我們該去思考的部分.還有一部分是要替孩子的家長想想.他能認同孩子要離開這件事嗎?要怎麼去讓他了解呢?還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這都是我們要去了解的.所以在這兩部份我們更要用心去感受去了解並給予他們能互相陪伴剩下的時間.感同身受地去做而不照著醫囑做.
人一生不能帶走任何東西.但身為護理人員都我們不關只是照著醫囑或是只會技術的在人體身上操作任何醫療用品.更要學習視病猶親的精神去了解家屬.病患.的想法適當給予心理支持.有時候一點問候關心會比醫療上的任何技術及藥品還要來的有幫助。

新增時間 : 2014-09-19 15:11:1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