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出生與教育背景

杏林子(1942年4月12日-2003年2月8日,出生日期為農曆二月廿七,到台灣登記戶籍時誤記為公曆2月28日)本名劉俠,台灣作家。據其自述,因 家鄉在陝西省扶風縣杏林鎮(今屬陝西省寶雞市),也為了紀念自己一輩子與醫院結下的「不解之緣」,故以杏林子為筆名。(見《杏林小記》〈後記〉,九歌出 版,1979年)

生平

杏林子1942年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父親劉德銘為國軍軍人。1949年舉家隨國民政府遷到台灣。

杏林子在12歲時罹患了罕見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手腳腫痛,行動極為不便,使她因而對生命抱著消極的態度,直到16歲時因信仰基督教,在心靈上有了寄託,由信仰中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和尊貴,漸漸改變了她對生命的看法,轉而充滿了樂觀與積極。

由 於病患令杏林子不得不中途輟學,故此杏林子的最高學歷僅為「北投國小畢業」,杏林子初時甚為介意,但後來漸漸釋懷,因為這代表了「以後的學問都是自個兒修 的」(《感謝玫瑰有刺》〈感謝玫瑰有刺〉,九歌出版,1989年)。自此杏林子即通過函授學校及教育電台刻苦自學,她的母親亦總不辭勞苦的替她借書。函授 學校的老師曾拿杏林子的作品到報刊發表,鼓勵了她日後嘗試投稿。杏林子第一篇投稿獲刊登的文章是〈他與她〉,1961年前後刊於《中央日報》副刊。及後杏 林子即不斷寫作,作品類型亦越見多樣化,除散文外,亦有小說、廣播劇、電視劇本、舞台劇本等,屢獲殊榮。


杏林子遺著:《俠風長 流:劉俠回憶錄》。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除了寫作外,杏林子亦致力服務殘障人士。她早年曾到「內政部傷殘服務中心」、「台北市南機場社區發展實 驗中心」等為和她一樣在身體上有殘缺的人做義工服務。及後更於1982年成立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後改名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實踐其「福音」與「福 利」並重的「雙福」理念。1989年又成立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獲選為第一屆理事長。

由於杏林子殘而不廢,勇於向生命挑戰,並以著作激勵社會,她不但被譽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而且曾在1980年獲選為第八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劉 俠欲參加1989年立法委員選舉,但因只有國小畢業學歷,原不符參選資格,而向考選部申請學歷檢覈認許,考選部以不符法規:「立委候選人須高級中學以上學 校畢業或普通考試以上考試及格。」而拒絕其申請,劉俠女士因無法登記參選,參政權受侵害為由,依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向民事該管法院提出國賠訴訟,法院以 非民事案件逕予駁回,上訴至最高法院仍遭駁回,乃經理律法律事務所協助下申請大法官解釋,而於1992年作成釋字290號解釋,解釋文內容雖認為考選部及 法院判決尚無違憲,惟此案受到大法官們的重視而予以受理,並指出立法機關制定法律時,仍應考量就學有實際困難之身障人士,意義重大。

她的晚年在幾乎無法執筆的情況下,仍以口述方式寫作不輟,作品中充滿了求生的意志,足以激勵人心。

1997年杏林子獲靜宜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2001年被委任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2003年2月7日凌晨,負責照顧的印尼籍看護工維娜由於工作性質長期無法獲得適當的休假,導致精神異常,杏林子遭其嚴重拉扯及傷害,緊急送三軍總醫院急救,不幸於2月8日凌晨4時41分離世。遺體於3月初火化,安葬於台北縣宜城福音山。
護理核心素養展現之實例
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在杏林子二十二歲的時候,雙腿的關節突然奇蹟地好起來,可以離開病床,自由走動,在「少年十五二十時」,對很多女孩來說正是談戀愛的季節,她就到殘障機構,輔導殘障孩子。
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 批判性思考能力
 倫理素養
 溝通與合作
 克盡職責她的晚年在幾乎無法執筆的情況下,仍以口述方式寫作不輟,作品中充滿了求生的意志,足以激勵人心。
 關愛身為殘障者,劉俠深深體會其中的不便,以及政府照顧弱勢族群的不足,她為殘障朋友們建立一個希望的家,於是捐出多年稿費,在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一日創立了 「殘障朋友們的伊甸園」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一生大半時間都坐在輪椅的劉俠,殘而不廢,勇於向生命挑戰,並以著作等身,以文字和聲音激勵社會,讓很多殘障 朋友不只在社會福利上獲得協助,藉由上帝的愛,承受各種痛苦的人,也都能獲得依靠。
 終身學習─ 劉 俠欲參加1989年立法委員選舉,但因只有國小畢業學歷,原不符參選資格,而向考選部申請學歷檢覈認許,考選部以不符法規:「立委候選人須高級中學以上學 校畢業或普通考試以上考試及格。」而拒絕其申請,劉俠女士因無法登記參選,參政權受侵害為由,依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向民事該管法院提出國賠訴訟,法院以 非民事案件逕予駁回,上訴至最高法院仍遭駁回,乃經理律法律事務所協助下申請大法官解釋,而於1992年作成釋字290號解釋,解釋文內容雖認為考選部及 法院判決尚無違憲,惟此案受到大法官們的重視而予以受理,並指出立法機關制定法律時,仍應考量就學有實際困難之身障人士,意義重大。

具代表性事蹟、貢獻與箴言
 她這樣說:那時候活不下去的原因是不知道病何時會好,生命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價值?但我有了信仰以後,便對生命有一個新的詮釋:就是每一個生命,不管是老弱傷殘或貧富貴賤,都是珍貴的!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特定的價值。人看人是看外表——看容貌、看財富、看地位。但上帝是看內心,看我們有沒有對自己的生命盡了本分。他不要求每一個人都拿一百分,因為他知道人的才智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之分,他只要求我們盡本分、盡了心,就夠了。
 「除了愛,我一無所有」。於是她貢獻出她的所有,遺忘了驅體的缺陷,在短暫的生命中,展開聖潔靈魂所賦予的翅膀,勇敢的,優雅的飛翔。
 「在臨走的那一剎那,若能覺得這一生已經盡心,就可以毫無遺憾的走」
 「因為是最後一日,便備覺珍惜寶貴;因為是第一日,便仍有無限的期盼與展望」…劉俠
 原來,造物主無意要我們受苦,受苦往往只是一個過程,藉此幫助我們找到自己,認識自己,並且肯定自己。
 有時候,活著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氣,但我們仍堅持地活下去,以示對生命最大的敬意。
 人生有他嚴肅的一面,卻也趣味橫生,就看你怎麼發掘和享受,且讓我們把淚拋灑一旁,把辛酸置之腦後,把缺陷還諸天地,把愛留下,瀟灑走一回。
 杏林子義無反顧的愛使她不單透過文字教導殘障人士「認識生命,發揮生命」,更身體力行,用寫書稿費和版 稅,創辦了「伊甸殘障社會福利基金會」,為讓社會上有更多人關心殘障人士的需要,更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上街請願,她已成為「社會良心」的代表人物之一。想做 的事很多,杏林子忍不住喊出:「誰有不要的生命,誰有多餘的時間,都給我…」
 在杏林子二十二歲的時候,雙腿的關節突然奇蹟地好起來,可以離開病床,自由走動,在「少年十五二十時」,對很多女孩來說正是談戀愛的季節,她就到殘障機構,輔導殘障孩子。「我不是一個寡情的人,只是我的感情都給了別人。」
作品年表

1969年:《遙遠的路》(合著小說集)
1976年:《喜樂年年》
1977年:《生之歌》
1979年:《杏林小記》
1980年:《北極第一家》
1981年:《生命頌》
1982年:《誰之過》、《另一種愛情》
1983年:《凱歌集》、《皓皓長安月》、《牧羊兒——于右任的故事》
1984年:《大地注•生命注》
1985年:《我們》、《重入紅塵》、《母親的臉》
1986年:《行到水窮處》、《種種情懷》、《山水大地》、《杏林小語》、《杏林子作品精選一》、《讀雲—王祿松新詩水彩畫集》
1989年:《感謝玫瑰有刺》
1993年:《相思深不深》
1994年:《留白的青春•叛逆的歲月》(1982年《誰之過》易名重新出版)、《現代寓言》、《杏林子作品精選二》、《杏林子作品精選三》
1995年:《生之歌》(重新出版)、《生之頌》(重新出版)、《阿丹老爸》、《北極第一家》(重新出版)
1997年:《心靈品管》、《寶貝書:殘障娃娃家長親職手冊》
1998年:《生命之歌》(有聲書)、《身邊的愛情故事》
1999年:《在生命的渡口與你相遇》
2000年:《為甚麼我沒有自殺?如何度過生命低潮》(主編)、《探索生命的深井》、《真情是一生的承諾》、《美麗人生的二二種寶典》
2002年:《打破的古董》、《好小子,喬比!》(圖文書)
2004年:《俠風長流:劉俠回憶錄》
獎項、榮譽、公職年表
1979年:第二屆基督教文藝獎(《生之歌》)
1980年:十大傑出女青年
1983年: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後任常務董事,至2000年)、第八屆國家文藝獎(《另一種愛情》)
1988年:教育部特殊教育諮詢委員、花蓮縣榮譽縣民
1989年: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籌備會主席、高雄市榮譽市民
1990年: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第一屆理事長、第三屆吳三連基金會社會服務獎
1992年:台北市榮譽市民
1997年:靜宜大學榮譽博士
1999年:年度職業成就獎—立言類職業成就獎
2001年: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第十二屆「台美基金會人才成就獎」社會服務類成就獎
自我感想與心得……
對於像劉俠女士這樣身體不便的人,我覺得可以讓我們去反思很多
 他是如此的不便,但他仍積極的做自己所能做的事,只要是他能力所及的事情,他會盡力的去完成,其實回過來看看自己,好像浪費了太多時間再做一些無謂的事情,誠如劉俠女士曾說的:「因為是最後一日,便備覺珍惜寶貴;因為是第一日,便仍有無限的期盼與展望」,如果真的能去實踐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我想每天必定都能讓自己感到充實。記得時時更新自己,去“玩味生活 讓一生無悔”。

 杏林子對生命樂觀的態度是值得我們一同去學習、效仿的,得知自己得了這麼罕見的疾病居然還能如此堅強樂觀的活著,面對這些病痛的折磨,不僅不沮喪,還能以幽默的心看待一些玩笑話、自嘲。
而當一個人病得這麼嚴重時,你又會如何堅忍著病痛走完你生命的旅程呢?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毅力、決心才能去面對這令人不願接受事實呀!令我不得不佩服杏林子那般堅忍的精神、樂觀的心。

 劉俠女士,她身上帶著病痛,但因為如此,她更加珍惜生命。她雖然不是護理出生,但她的做法是大家值得學習的,很有愛心,不計較付出的太多,她用心去言講去鼓勵殘障人士,給了他們精神支持,讓他們更有自己的價值,不再只是靠著社會救助生活的人。

 作者劉俠女士不向病魔低頭,她是生命的勇士,開朗的她,深深影響了很多人,稱得上是一名令人佩服的成功者,對她而言微笑是最好的良藥,她的病也是很好的老師,一場病讓她學會獨立自主,更堅強負責,從一個小女孩一躍成為心智成熟的人,這樣身心受過嚴酷考驗的她,以樂觀開朗的心情去鼓勵身陷囹圄的人,也警惕人們不該蹉跎光陰,有能力的時候就該即時把握發揮的機會,不要等到失去時才流於悔恨

 杏林子雖然從小就患有罕見疾病,但是她卻沒有因此被打敗,反而比平常人都還要努力、認真的為這個社會付出。她雖然身為殘障人士,但是她卻致力於服務殘障人士,殘而不廢的精神,值得我們去敬佩學習。

 雖然劉俠女士有病在身,但他珍惜每一天的時間,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來度過,也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凡事都盡心盡力的去做,付出一切的給予社會當中需要被關愛的人們,

新增時間 : 2013-09-21 20:53:38 / 修改時間 : 2013-09-21 20:53:4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