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學年度第1學期 三年級寒假作業心得
*個案報告文章:「蜂窩性組織炎」案例及治療
作者: 廖桂聲(Kuei-Sheng Liao) ; 洪耀銘(Yao-Ming Hung)
出處: 傳統醫學雜誌21 卷 1 期 (2010 / 10 / 01)
*個案報告文章:蜂窩性組織炎
作者: 陳俊明
出處: 中國中醫臨床醫學雜誌7 卷 1 期 (2001 / 11 / 01)
*個案報告文章:蜂窩性組織炎的診斷與處理
作者: 藍江博;鄭舒倖;陳鵬升
出處: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25 卷 7 期 (2010 / 07 / 25)
【讀後心得】:
簡單的說蜂窩組織炎其實就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 染,感染的細菌非常多,可能是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菌、嗜肉菌,當我們不小心獲得了一個傷口,又不好好的作好處理,可能導致細菌感染,細菌經由傷口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釋放毒素,而在組織空隙內滋長,而引起的組織發炎,因為皮下脂肪本身的排列方式就有點像蜂窩,所以這類炎症又稱為蜂窩組織炎。它可能直接發生在傷口的部位,也有可能會出現在傷口的鄰近皮膚上,最常侵犯臉部、頸部及腳部等部位,並可經淋巴系統侵犯到結締組織。蜂窩性組織炎初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紅腫熱痛,甚至可能還有引起局部灼熱感及壓痛現象,同時也會有發燒、畏寒、全身倦怠、頭痛或關節痛等.不即時治療,可能引發骨髓炎,甚至截肢的危機。更嚴重的是,細菌侵入血液中,也可能造成敗血症,恐有生命危險。
即使是一般小傷口,也要冰敷和抗生素治療,並且讓傷口充分的休息,最好還是接受醫師的處理。另外,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容易復發,所以更要避免飲酒,以免一再的引發。
作者: 廖桂聲(Kuei-Sheng Liao) ; 洪耀銘(Yao-Ming Hung)
出處: 傳統醫學雜誌21 卷 1 期 (2010 / 10 / 01)
*個案報告文章:蜂窩性組織炎
作者: 陳俊明
出處: 中國中醫臨床醫學雜誌7 卷 1 期 (2001 / 11 / 01)
*個案報告文章:蜂窩性組織炎的診斷與處理
作者: 藍江博;鄭舒倖;陳鵬升
出處: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25 卷 7 期 (2010 / 07 / 25)
【讀後心得】:
簡單的說蜂窩組織炎其實就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 染,感染的細菌非常多,可能是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菌、嗜肉菌,當我們不小心獲得了一個傷口,又不好好的作好處理,可能導致細菌感染,細菌經由傷口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釋放毒素,而在組織空隙內滋長,而引起的組織發炎,因為皮下脂肪本身的排列方式就有點像蜂窩,所以這類炎症又稱為蜂窩組織炎。它可能直接發生在傷口的部位,也有可能會出現在傷口的鄰近皮膚上,最常侵犯臉部、頸部及腳部等部位,並可經淋巴系統侵犯到結締組織。蜂窩性組織炎初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紅腫熱痛,甚至可能還有引起局部灼熱感及壓痛現象,同時也會有發燒、畏寒、全身倦怠、頭痛或關節痛等.不即時治療,可能引發骨髓炎,甚至截肢的危機。更嚴重的是,細菌侵入血液中,也可能造成敗血症,恐有生命危險。
即使是一般小傷口,也要冰敷和抗生素治療,並且讓傷口充分的休息,最好還是接受醫師的處理。另外,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容易復發,所以更要避免飲酒,以免一再的引發。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