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蔡文哲(2001) •兒童癌症的社會心理問題•台灣醫學•5卷(4)•440頁
崔琦(Chi Chui);駱麗華(Li-Hua Lo)•2005•癌症病童手足生活經驗改變的初探•護理雜誌•52(5)•24-32頁
李雅玲(Y. L. Lee);陳月枝(Y. C. Chen);林國信(K. S. Lin)(1993)•癌症兒童家庭主要照顧者對支持系統的感受•護理雜誌,•40(3)•59-69

當一個身、心靈皆成熟的人,得知了自己生了重病、甚至不久後將會死亡的消息時,是否能夠以成熟的方式,堅強的面對,沒有任何負面情緒,欣然接受事實。如果是我,我做不到,我沒辦法接受這件事情,我無法承受我的人生就在剛成年沒多久,就結束了,「不公平,怎麼可能會是我,我才剛成年,我還沒開始享受我的人生,我還沒開始賺錢、還來不及讓家人過好日子、還沒實現我的夢想、還有很多事情沒做」……等的字句,將會在我腦中浮現,也許有少部分的人能夠接受,但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一樣,無法接受,如果連我們都無法去接受,那更何況是小朋友,他們在應該在開心的玩的時候,就要面臨這種事情,而且通常這種小朋友在面對這些事情時,都比大人們來的成熟,堅強的態度讓人感到不合乎常理,但事實就是這樣,他們真的比我們堅強。
一個小孩因為生病所受的苦,其實遠超乎一個大人所受的苦,光是身體負荷的部份,就差很多,同樣的疼痛,小小身軀要承受的一定比乎我們所受的痛還要多,而且當他們表現出超齡的態度及想法來面對疾病時,總是讓家人們十分不捨,尤其當他們勇敢面對,我真的沒有辦法想像,為什麼能夠在聽到這種讓人失去希望的消息後,能夠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勇敢對抗病魔,然後開心的走完最後的路,雖然在最終依然無法抵擋病魔,但卻讓他們人生最後一段路程走的非常精彩,沒有遺憾,或者勇敢直是病魔,跟它對抗,並能夠和醫療團隊一起討論病情,接受自已及將死亡的事實,又或者把自己的心情藉由自己喜歡的事情記錄下來,一方面是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另一方面是能夠發洩,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感到不再疼痛,如此堅強又成熟的表現,我大概做不到吧!有許多病童的手足會認為爸媽不公平,為什麽只關心生病的病童,所以會調皮、惡作劇,就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因為身邊的親戚也有類似的狀況,所以我覺得雖然會把大部分的心思放在病童身上,但也不可以忽略其他的孩子,並且要跟他們解釋,讓他們了解為什麽會對生病的手足那麼關心,如果可以,希望他們也能多關心病童。雖然已經遠離還同時代,未來會怎樣我也不知道,但如果我身邊的親友有生病的小朋友,我一定會幫助他們,既使不能活得更久,也要活得快樂,並且讓病童的手足部會感到不公平,因為這是我唯一也只能做的事情。
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不是因為老化,卻需要和病魔對抗,或許能夠在接觸學校課程,了解小朋友多麼勇敢對抗病魔後,我也能夠像他們一樣堅強、勇敢的對抗病魔,我可以讓自己活得精彩,沒有後悔,只是很多事情沒做完,但我沒有遺憾。

新增時間 : 2014-07-08 19:42:4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