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台灣的山脈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閱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幼保科

班級:幼三甲

學號:1005102044

姓名:楊景羽

書名:台灣的山脈

作者:楊建夫

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99年2月

索書號:062144

ISBN:978-986-6731-48-8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P24)北起蘇澳的東澳嶺,南止鵝鑾鼻,呈北北東至南南西走向,縱貫全島,長達340公里,為台灣本島最長的山脈,有「台灣屋脊」之稱,所以又稱「脊樑山脈」。

2(P32)聖稜線北起喀拉業山,西可到大霸尖山,南到雪山東峰,平均高度約為3500公尺,而品田山至雪山主峰的一段稜脈,更高達3600公尺,是台灣最高的稜脈,有台灣「喜馬拉雅」之稱。

3(P69)這時氣候轉暖,冰河逐漸後退消失,遺留下圓弧形的斗狀谷地。如果斗有冰坎後方的圓弧形窪地,匯聚了冰河融化的雪水,形成冰斗湖。

4(P75)冰坎:位在冰斗的斗口,呈凸冰狀的基岩堤,通常硬岩較軟軟岩明顯突出。地表的所有外營力中,只有冰河才能挖蝕出冰坎,使得冰坎成為直接指示冰河作用最佳的地形證據。

5(P107)對於世居在志佳陽社(現稱環山)的泰雅族原住民而言,中央尖山一直被視為「靈山」,神聖凜然不可侵犯,也許是這個因素所致,至今,造訪中央尖山的山友並不多,維持相當原始的風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真的很像地理課本,它讓我們知道很多的台灣的山脈……等,例如:台灣島的是怎樣地成的,是非律賓板塊、南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相互撞擊下台灣島終於在600萬年前漏出了海面。台灣的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而台灣有五大山脈,有中央山脈是北起蘇澳的東澳嶺,南止鵝鑾鼻,呈北北東至南南西走向,縱貫全島,長達340公里,為台灣本島最長的山脈,有「台灣屋脊」之稱,所以又稱「脊樑山脈」,是五大山脈之冠,而在大甲溪與濁水溪之間以西地帶,有高山,如白姑大山;有盆地,如埔里盆地、台中盆地;有丘陵,如集集丘陵;有台地,如大肚台地、后里台地、八卦台地……等,是台灣地形最複雜的區域。還有雪山山脈是位於中央山脈西北方,北起三貂角(或鼻頭角),南止台中東勢鎮與和平鄉鄉界附近的龍安橋,長約200公里,也是全台地二高峰,雪山山脈有很多冰河遺跡,有冰河圈谷、冰斗湖、U形谷、冰坎和擦痕等冰河地形。還有玉山山脈是位於南台灣的中央山脈西側,兩山脈之間隔著荖濃溪為界,山脈走向是東西向,再轉為北北東-南楠西方向,長約180公里,也是全台灣第一高峰的山脈,可是長度是五大山脈之末,而東方沿著斷層發育的荖濃溪谷地,西方則是楠梓仙溪谷地,這些河流仍不斷切割現在的玉山山脈。還有阿里山山脈是位於玉山山脈西方,兩山脈隔著楠梓仙溪為界,阿里山山脈北起南投集集的濁水溪南岸,南抵高雄燕巢的雞冠山,稜脈走向大致呈北北東-南南西向,玉山山塊以北轉為南北向,長約250公里,平均高度為2000公尺的高山,阿里山山脈的岩層,大多是地質年代較年輕的砂岩、頁岩和砂頁岩互層所組成的。還有海岸山脈是位於台灣的東部羽西方中央山脈隔著由斷層作用造成的台東縱谷,北起自花蓮溪河口,南至卑南大溪河口,倰脈走向呈東北-西南向,長約200公里,而海岸山脈是五大山脈最低矮的,平均高度約為1000公尺,寬度約為10公里,北段較低,南段較高,海岸山脈在地形和地質上都很特別,和其他四大山脈不同,是較特別的山脈。而這就是台灣的五大山脈,每個山脈都有他的特別地方,也是台灣的特色。台灣也有火山,北部火山有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觀音山、草嶺山,以及外海的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基隆嶼、龜山島和釣魚台列島。西部火山有山麓帶和澎湖群島,主要是玄武岩質的岩漿冷凝而成的。東部火山區是海岸山脈、綠島、蘭嶼和小蘭嶼,組成的岩性主要是安山岩。這些都是台灣的火山,而我覺得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台灣的地形……等,雖然有些內容是以前國中上過的,但還是有很多都是以前沒上過的,都是很有趣的,而讓我重新上一次地理課,這也才知道原來台灣是非常美麗的國家,也是非常特別的,台灣有山有草有水……等,都是最美麗的,而這本書裡也有一些高山照片很漂亮或是ㄧ些美麗的風景照,都讓我好想去看看那邊是多美麗呢?是多高的山呢?都充滿了有趣好玩的,所以我覺得這本書還滿好的,讓我重新認識了台灣,台灣是多美麗的國家。

新增時間 : 2013-08-27 20:39:21 / 修改時間 : 2013-09-14 19:50:0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