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電影心得:腦海中的橡皮擦

透過本電影的欣賞,仔細觀察男女主角揣摩病患與照顧者的角色,他們把這段酸甜苦辣的愛情用言語及互動表露出最真實的情感,從疾病的進展、轉變帶給角色的情緒起伏都使人身歷其境,不禁熱淚盈框。這段故事述說著女主角即將與另一伴展開屬於他們的幸福婚姻時,卻意外得知自己罹患無法根治的疾病,腦海中的記憶即將在無形中逝去,生活功能逐漸減退,最後甚至喪失自己的存在感,而這就是「阿茲海默症」,想必沒有人能接受疾病纏身即摧毀人生,當然我也不例外,如果是我可能會自暴自棄,了解疾病越多就越害怕和擔心,知道時間的流逝代表走近疾病末端,未來連自理能力都沒有時只能依靠他人,那麼這樣無病識感的存在且長時間勞累家人有什麼意義呢?不過劇中男主角始終沒有因為女主角的疾病放棄,連她近期記憶失去後,稱呼的他是前男友的名字,口中回憶的甜言蜜語是與別人的故事,這時男主角顯現出「包容」對比著他心理的無力與落寞,卻還繼續獨自照顧女主角,無微不至的付出直到她自己離去,看了真是既感動又感慨阿!

然而我想分享的是家中的奶奶也是失智症的患者之一,但讓我與家人後悔的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知識,所以延誤了她的就醫時間,導致奶奶病情惡化快速,目前已是重度病患。想起奶奶在八年前爺爺過世後就開始逐漸退化,曾經爬上爬下,翻箱倒櫃的找食物、半夜開瓦斯嚇得全家膽顫心驚、開滅火器灑滿地面、拿剪刀剪破衣服和棉被、破壞家中的物品(拿鐵鎚敲打或用繩子亂綁)等,當時家人們常因這些事情引發口水之戰,還有奶奶會易哭及易怒,且對他人說子虛烏有的事,如:家人沒給她吃飯、偷她東西等,這些顛倒是非的話語更讓家人(照顧者與非照顧者)之間的磨擦增加,甚至將奶奶送往機構的話題浮現時還一度造成家中雞犬不寧;接著奶奶夜間活動的情形頻繁、生活功能變差、怪異行為也越來越多,需要有人全日在身邊陪伴,當時由爸爸、媽媽、伯父和伯母輪流照顧,直到四年前他們體力不堪負荷、出現危機時才開始尋求醫療協助,最後便申請外籍勞工全日照護,使得奶奶或家人的身心靈都漸漸好轉。

從前在未接觸護理時奶奶的行為會讓我覺得不可理喻或厭煩,家人們對奶奶的抱怨及爭吵又會讓我感覺不經孝道,但接觸護理後的我對奶奶也較能有關懷與同理心,可以用包容的態度去接受,也懂得家人(主要照顧者)的情緒壓力,需適時關心,並引導正確的照護及鼓勵,讓他們有動力照顧奶奶;現在雖然奶奶不像以前需要被照顧那麼辛苦,但呈現木僵與嗜睡的狀態更讓我們心疼,因此我們只能多嘗試簡單的刺激,如觸碰她、陪她走路、陪她說話…,即使出現一點小反應也就心滿意足了,而此階段最需要的就是維持生理功能,奶奶的血糖、進食狀況、排便、睡眠等,我與家人們都養成隨時幫她監控的習慣,一有問題時能馬上討論、應變或尋求解決之道,所以奶奶一直以來的身體狀況尚可,算是我們保持樂觀的最佳動力了。

  

新增時間 : 2013-06-27 20:31:4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