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暑假作業 A:個案報告讀後心得

文章1: 協助一位中年婦女面對車禍喪偶及下肢骨折手術之護理經驗
文章2:照護一位腿部創傷併發急性腔室症候群個案之護理經驗
文章3:一位壓迫性脊椎骨折老人心靈困擾之護理經驗
這次選的主題是有關於內外科的「骨折」,在還沒升三年級之前的暑假,父親發生車禍全身多處骨折,身為照顧者的我們親生經歷到,覺得讀護理的自己怎麼那麼沒用,什麼都部會人家還會開玩笑說:「阿妳女兒就讀護理阿!安啦一定多少知道要怎麼照顧傷口(或是一些注意事項)。」殊不知除了基本護理學以外的東西我一概不瞭解。升上三年級之後學了內外科,才知道要學這些不容易不簡單,也想藉由這次的暑假作業對骨折方面加深印象。
第一篇是一位原住民婦女和先生騎車途中發生車禍,右下肢脛骨腓骨骨折但先生傷重不治身亡,同時需要照顧自己的時候自己的伴侶搶先一步離開人世,極大的落寞外還有身體上的疼痛需要克服。但身邊還有妹妹可以陪伴她、支持她,一起走過可能是一生中覺得最痛苦的時候。我覺得筆者在對於個案喪偶悲傷的心情這塊,使用了很好的方法像是請家人幫他準備一本手札,封面貼上與先生出遊開心的合照,裡面可以寫下想對先生分享的事情。筆者用到的是golden十一項評估。
再來藉由第二篇重新複習了腔隙症候群(ACS),筆者也使用了golden十一項功能評估。腔隙症候群是因為筋膜間無法讓血液順利回流導致壓力上升,嚴重者會到達需要截肢的地步。個案因為在工作期間壓傷腳導致骨折接連引發急性腔隙症候群。到院後進行筋膜切開術及骨外固定術,有設PCA(自控式止痛藥),由此可見每次換藥的清創過程都令個案感到無比的疼痛。除了換藥預防感染之外,個案非常擔心自己可能面臨到需要截肢困境。但筆者有運用整個醫療團隊系統與整形外科醫師為個案進行補修皮手術,讓個案能夠更清楚自己的傷口需要甚麼樣的照顧。缺點是除個案外,對個案家屬為個案難過、緊張的情緒沒有抒發的管道,但由於個案的情形較嚴重,所以有些乎落了全家的照顧。我比較擔心個案恢復之後工作的情形是否會因為這次的受傷而對後續有所影響,所以建議可以在加長期目標以電訪的方式,持續追蹤個案後續的復健情形以及是否順利與工作接軌。
第三篇是一位8旬婆婆X-ray發現第三腰椎有骨折現象,下肢沒力且有疼痛現象已無法自行下床,個案同時有骨質疏鬆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老人家如果久病心態轉換不好的話隨之而來的是厭世,走到人生的尾端難免會覺得為何不能好好享受天倫之樂,在這邊任受疾病的折磨。筆者藉由個案的信仰:基督教來協助個案心靈保持正向面對疾病及周遭人事物的樂觀態度,讓個案感覺充滿愛。此篇個案報告很特別,沒有運用表格的方式而是用條列式,可能是因為是比較久的個案報告。我覺得對於老人家生病住院這件事,家屬通常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每天關在冷冰冰的醫院等要病況好轉甚至痊癒才可以出院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可以詢問護理師是否可以有固定時間帶老人家去外面走走,看看外面的人、風景,對心情上來說也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放鬆管道。


資料來源
沙煒惠、方喻慧(2013)•協助一位中年婦女面對車禍喪偶及下肢骨折手術之護理經驗•馬偕護理雜誌,7(2),84-93。
陳姝娟、林美蓮(2013)•照護一位腿部創傷併發急性腔室症候群個案之護理經驗•志馬護理雜誌,12(4),102-111。
賴玲吟、顧雅利(2004)•一位壓迫性脊椎骨折老人心靈困擾之護理經驗•高雄護理雜誌,21(2),44-56。

新增時間 : 2015-09-14 08:27:0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