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慢性病,病人及家屬須長期與疾病共存,病人得知此診斷時,會有許多衝擊糖尿病為一全身性代謝性疾病,因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的利用發生阻抗及胰島素分泌缺乏,造成長期慢性高血糖的狀態。此種慢性高血糖的狀態會造成全身系統性的影響及傷害,包括眼睛、腎臟、神經、心血管系統等等。因為糖尿病病人感染的機會相較於一般人高,其中又以泌尿道感染的機會更高,將討論糖尿病與泌尿道感染之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及併發症、致病機轉、診斷、治療以及預防。一、糖尿病與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糖尿病人的重要感染,糖尿病增加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糖尿病的病人比起非糖尿病的病人得膀胱炎或腎盂腎炎的發生率較高,一些嚴重不常見的尿路感染併發症,如腎與腎周圍膿瘍、產氣性膀胱炎與腎盂腎炎及黃色肉芽組織腎盂腎炎,在糖尿病人的發生率也比較高。一位台灣的流行病學研究者發現,經過八年的追蹤,糖尿病者發生腎或腎周圍的膿瘍,是無糖尿病人的3.81倍。泌尿道感染大多一開始是單純性膀胱炎,以頻尿、小便灼熱感、解尿困難、血尿等症狀為主症狀包括解尿時疼痛及灼熱感、頻尿、血尿、及下腹悶痛不適。三、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大多一開始是單純性膀胱炎,症狀包括解尿時疼痛及灼熱感、頻尿、血尿、及下腹悶痛不適。預防性泌尿道感染療法包含如廁後由前往後擦拭、喝足夠的水、儘量多攝取大量的水分以淡化尿液,減少感染的機會,一天至少應喝6~8 杯(每杯約250cc~300cc)、少憋尿、多食用可使尿液酸化的食物,如: 維他命C、蔓越莓、性行為後增加水分攝取以利排尿、洗澡時盡量使用淋浴的方式,減少泡浴的次數,以避免感染、避免抽菸、喝酒、喝咖啡及喝濃茶,避免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更年期的女性,因女性賀爾蒙降低,使黏膜較乾澀、脆弱、細菌易滋長,更增加陰道及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約一般年齡層的十到十五倍之多)。疾病雖不會立即威脅生命,但身心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因此積極協助病患疾病控制、知識提供與技能指導,才能讓慢性病患者有更好的能力來應付疾病所造成的複雜問題。除了靠醫療人員與病患主動參與外,家庭在支持慢性病患心理調適佔有重要地位,有了家人或親友的協助面對與適應慢性病時病患更能遵行治療處方,鼓勵可採取較正向的因應行為,如傾聽、探討原因、解決問題等方式來因應複雜的醫療措施及學習與疾病共存。泌尿道感染主要為上行性感染,細菌聚生於會陰部、陰道位置而後進入膀胱,若繼續上行可進入腎臟,造成腎臟的感染。預防這樣的感染發生,我們身體的防禦機轉就是尿液的排空機制,一旦因阻塞、尿液滯留,結構上的異常導致尿液反覆逆流的狀況,尿液不易排空且細菌滯留增生,就容易發生感染。
參考文獻
(一)、柯明中(2014).糖尿病的泌尿道併發症─尿路感染、結石、膀胱功能與性功能障礙.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58(3),24-27。
(二)、林芸合 施智源 許惠恒(2012).糖尿病與泌尿道感染新進展.內科學誌,23,173-182。
(三)、羅婉菁、林麗英、陳惇杰、馮明珠(2013) .運用羅氏理論照護糖尿病合併泌尿道感染之外籍配偶.T.S.M.H Medical & Nursing Journal,19(1),23-35。

新增時間 : 2016-03-03 23:56:35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