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在我實習兒科的期間,我接過一個一歲的小男孩,診斷是支氣管肺炎及呼吸窘迫伴隨喘鳴音,在照顧這個個案的期間我發現許多與課本上學理相同與不相同的地方,例如:相同的地方在於呼吸窘迫的症狀有鼻翼搧動、胸肋凹陷、及使用呼吸輔助肌的現象,用心的去觀察,就會發現這個個案也有躁動不安的缺氧情形;而不相同的地方在於聽診呼吸音時並不一定只會有Wheezing或是crackles有可能是兩種聲音同時存在;在照顧這個個案的時候在人際關係上我花了許多的時間才讓個案願意與我講話和玩耍,後來我發現雖然個案的脾氣不好也害怕接觸醫療人員,但是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個案的主要照顧者身上,因為個案的不願意,所以就順著個案的意願而延誤治療,例如:雖然個案於早上10點執行蒸氣吸入,但是主要照顧者卻是在下午1點的時候才給予個案拍痰,或是當個案血氧濃度已經只剩95%了,還按照這案的意思,帶個案出來散步,雖然我們一直不斷的給予家屬衛教,但是主要照顧者還是依然故我,最後我就利用參與治療的方式,來使主要照顧者了解個案疾病的嚴重性,例如:在早上量心尖脈及呼吸時,因為我的個案很依賴主要照顧者,所以當我說:「可以讓姊姊聽一下有沒有蟲蟲嗎?」,我的個案都會說:「姨婆聽」,所以每一次只要量心尖脈及呼吸時,我都很習慣拿雙耳的聽診器,這樣我不但能量到個案的心尖脈及呼吸,也能夠達到個案的要求,同時又能夠讓主要照顧者了解個案目前的呼吸狀態;或是在量血氧濃度的時候不僅跟家屬說血氧的數字,還要跟家屬說我們的正常值為多少,在剛開始跟家屬說數字的時候,家屬還老神在在的看著我,並跟我說數字還滿高的,但是當我跟他們說我們的正常值之後,他們才了解到事情的嚴重性,之後家屬的配合度也比較有提高,個案的情況有比較好,也沒有再發燒,所以醫生就讓他出院了。在看完這篇文獻之後,我有點擔心個案這次雖然是因為支氣管肺炎及呼吸窘迫伴隨喘鳴音而住院,但因為主要照顧者的不在意,不知是否會造成個案在未來會演變成為慢性氣喘,有時雖然只是一個疾病而已,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在意或是疏於照顧,就有可能會演變成為慢性的疾病,例如:血糖高,若我們不加以控制血糖,久而久之就有可能會演變成為糖尿病,而當我們的到了糖尿病之後又不加以控制血糖,最後可能就會有合併其他的併發症,像是慢性腎衰竭或是視網膜病變,若這時候才了解到疾病的嚴重性就已經為時已晚了,所以無論是一個小小的感冒或是慢性疾病我們都要特別的注意,不要最後才在來後悔當初未什麼這麼的不小心。

新增時間 : 2016-03-03 23:44:05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