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說再見 心得
我看的這本書是有關於一個愛滋病患的故事,內容說到
主角戴門.寇特內出生,檢查出患有血友病。他注定無法過著正常生活,會提早發作關節炎、肢體萎縮,甚至只能活到40多歲。
1983年,戴門因輸血治療而感染了人體免疫缺乏病毒。當時沒有人知道這種病毒會對健康造成什麼樣的威脅;
更沒有人知道,一次平常的拔牙手術卻成了促發愛滋病的罪魁禍首。諷刺的是,原本是血友病患救命仙丹的凝血因子,
竟因醫藥疏失反而成了殺手。戴門人生的終點,提早逼近。
1991年4月1日,強壯的戴門、永遠樂觀的戴門、一次又一次擊退病魔的戴門,終於無法再奮戰了,他已遭愛滋病吞噬殆盡。
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生命。臨終前,他向作家父親要求:
把他的一生寫成書。儘管它是這位說故事如開水龍頭的暢銷作家一生最難寫的書── 從哀慟中生出的「愛之書」。
它訴說病痛、挫折、哀傷、憤怒,細膩刻畫血友病患和愛滋病患與死亡搏鬥的每一天、醫療體系官僚心態和一般人無知偏見對病患造成的傷害;
但它也展現更強大的愛,戴門對生命的熱愛、對人性尊嚴的愛護,默默跨越了死亡。
它感動所有讀者,影響了人們對健康與生命權益的認知。
沒有人能預料到明天會怎麼樣,但是我們卻能為了看到明天的太陽,而做出不一樣的改變。
戴門的樂觀和所承受的心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就沒有怨過老天爺帶給他的一切,
反而勇敢的面對,直到自己已經無法在戰鬥了!
裡面也貼切的形容那些對愛滋病無知卻一再地傷害愛滋病人的那些人,
使他們飽受痛苦和異樣的眼光。
沒有辦法真真實實的體會到,因為我們不是他,但我們卻可以用一個態度一個笑容,去幫助他!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