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藝術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閱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妝管科

班級

二甲

學號

1015105047

姓名

游晨瑀

 

 

 

書名

世界名畫之旅

作者

 

出版社

文庫出版社

出版年月

1992年   6 

索書號

061308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反映現實生活的自畫像,揭露了內心不安的情緒,一生孤獨寂寞,終於不堪精神上的紛亂和痛苦,飲彈自盡。

 

2這些紋路傳達了他對生活的環境所具有的排山倒海式的感情。然而這些澎湃的感情卻被鎮壓在凝固的形式之下,並且被統合在井然有序的構圖內,如同事先被選定的元素;儘管畫面充滿流動與不安,一股巨大的平衡力量仍主宰著一切。

 

3畫面上的線條差不多一樣的粗細,一排排地列在山上,像從左邊向右迸進行,帶來動勢的感覺。這些線條,除了房屋及高聳入雲的教堂外,都是這樣的,並且向後曲捲著,越捲越高。畫面左邊的是插入天空的絲柏,伸向天際,象徵著梵谷患了精神病的孤獨的靈魂。

 

4

 

5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一件離奇的死亡事件,一串看似毫無關聯的數字,一場奇妙的探索之旅正因此如火如荼地展開

聖杯的是否存在,聖杯的地點位置,聖杯所代表的神秘意義,經緯交織著命運與權力。古老神聖的

儀式,秘密會議的執行,牽涉著一連串的懸疑。一幅幅高知名度的藝術畫裡,暗藏著密碼的解答,

細膩的畫筆勾勒出一連串玄疑的事件。達文西巧妙地在其畫作裡,把自我的觀點,自我的想法融入

了濃稠的油彩,藉著畫布繪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以死亡作為開頭,讓讀者翻開書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佈滿疑點的情境。在充滿疑惑的情形底下,使我

帶著滿腦的問號,跟隨著情節起伏去尋找所謂的謎底,費盡腦汁地想比書中人物更早挖掘出答案,

然而卻無意中發現,原來那一幅幅名聞遐邇的畫作裡,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蒙那麗莎的

微笑、最後的晚餐,皆是從小就看過的名畫,在藝術書籍裡更普遍,幾乎可稱是家喻戶曉的作品。或許也是因為如此的普遍地為人所知,讓我從來不曾細看過這些畫,更遑論去揣測畫者想藉由他的

畫來傳遞些什麼訊息。然而,本來不以為然,認為這些所謂的的名畫只是因為畫家的技巧純熟、風

格獨特,才會享有盛名的我,在看完這本書後,對於達文西的畫作及其他畫家的作品興起一場『認

知的改革』。一幅看似單純描繪女性微笑模樣的蒙那麗沙,在近代引起許多人的揣測,思考的不是這

幅達文西作品的藝術性,而是不斷地猜測畫中的那位女子究竟是誰。這想來有些荒唐,為何我們研

究的竟是畫中人物的姓名生平而不是畫中的意境….。我也曾和這些人一樣,想知道究竟那位女子到

底是誰,達文西為什麼想畫她。就在我接觸到這本書以後,才領悟到原來其女子的姓名並不是整幅

畫作的重點,最主要的是在達文西在這幅畫裡的玄虛。在書中,作者提到所謂蒙那麗莎的臉部,其

實是一個位女生的半張臉和達文西的半張臉所組合而成的,象徵著陰陽合體,即是聖杯的涵義。《最

後的晚餐》,一般給人的印象即是一幅宗教色彩濃厚的畫作。對於這幅畫,通常我們關心的只是那個

被世人認定出賣耶穌的猶太究竟在哪個位置,似乎那就是整幅畫的重心。然而真是如此嗎?猶記小

時,曾在老師的帶領下,在畫上仔細地想找出老師口中那個出賣者,但,在尋找的過程中往往忽略

了其他畫中的人物。

當人的注意力只放在一個焦點上時,對於其他的事物常常是視而不見,就因為這樣,我一再地錯失

觀察這幅畫細節的機會。此書的作者提到在這幅畫其實「暗藏」著叫做抹大拉的女子,她是耶穌的

配偶。然而這卻是大多數人從未發現的事,在大家一窩蜂地想尋找出賣者的同時,何時有人注意過

這個驚人的內情呢?這或許和我們常盲目地隨著既有的解釋,而不曾留意週遭相對平凡事物及其有

關吧,觀賞畫作如此,閱讀書籍是否也如此?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處於事事不斷翻新的

時代洪流裡,我們經常只是竭力去追求而走在流行的尖端,一味的認為只要是大眾覺得好的事,就

是值得自己去做的事,這樣的價值觀讓人忘了自我的風格,忘了自我的看法。當有天回想起自己的

所作所為時,才發現原來錯失的是如此的多。看完達文西密碼這本書,帶給我的除了對藝術畫有另

一番的體悟及宗教儀式的認知外,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對於歷史定見的懷疑及詮釋。讓我了解到大眾

既有的詮釋典範其實並不盡然是正確。放下大家的成見,從各個角度去摸索,才是最值得我們省思

的課題。

 

 

 

 

 

 

 

 

新增時間 : 2013-09-13 22:01:4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