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500字心得
Swanson所提出的關懷照護是以人、環境、健康、護理及關懷為基礎,並以五大照護過程:了解(knowing)、在旁陪伴(being with)、為他做某些事(doing for)、使他能夠(enabling)、維持信念( maintaining belief )來執行的中範圍理論(middle-range theory)。
本篇個案報告運用Swanson關懷照護理論,協助一位面對八仙樂園粉塵爆炸意外的22歲未婚來自馬來西亞僑生林小姐。家中成員有父母及弟妹共五人,親子關係相處融洽,本身個性獨立、壓抑,不喜歡麻煩他人,做事有規劃安排。也預計之後要到各國去旅遊。但在當年6月27日八仙樂園遊玩時發生粉塵爆炸 燒傷意外,導致全身55%燒傷,且燒傷程度多為二度 ~三度灼傷,受傷部位分布在四肢。
燒傷病人的心理社會反應可以分為急性期、適應期與復健期,瞭解病人
面臨的不同階段心理社會問題,能適時應對。筆者在照護過程中,不只要照顧傷口,也要注意個案的心理狀態。但說實在的,燒傷患者的照護,需要大量的精力與人力,除了這個之外還要兼顧個案的心理需求及情緒反應,這可是對醫護人員的一大考驗。如果無法兼得,不只會影響護病關係,也會影響個案的未來。我們應該善用溝通的方式來引導病患。本篇個案在燒傷後出現情緒壓抑、迴避、罪惡感及夜間常作噩夢等 創傷症狀,以及身體心像的改變導致個人因應能力不足,筆者運用Swanson關懷理論於照護個案,能有系統及循序漸進地引導,筆者站在個案的角度評估個案的需求及問題所在,訂了個別化的護理目標,也運用治療性溝通來幫助個案面對創傷後的自己。
燒傷病人很容易會有憂鬱症,因為常常面對不同層面的壓力。治療後也會因為外觀毀容、活動不變而擔憂,這些原因可能會使個案社會化康復有問題,難以回歸社會,甚至影響預後。因此醫護人員不應該忽略他們的心裡狀況,要教導他們適當的調適。(陳映瑾、江慧珍、蕭淑代、鐘國軒與鍾明惠(2017)˙運用Swanson關懷理論於一位粉塵爆炸創傷後燒傷病人心理社會調適之護理經驗˙新臺北護理期刊,19:2,125-136。)
本篇個案報告運用Swanson關懷照護理論,協助一位面對八仙樂園粉塵爆炸意外的22歲未婚來自馬來西亞僑生林小姐。家中成員有父母及弟妹共五人,親子關係相處融洽,本身個性獨立、壓抑,不喜歡麻煩他人,做事有規劃安排。也預計之後要到各國去旅遊。但在當年6月27日八仙樂園遊玩時發生粉塵爆炸 燒傷意外,導致全身55%燒傷,且燒傷程度多為二度 ~三度灼傷,受傷部位分布在四肢。
燒傷病人的心理社會反應可以分為急性期、適應期與復健期,瞭解病人
面臨的不同階段心理社會問題,能適時應對。筆者在照護過程中,不只要照顧傷口,也要注意個案的心理狀態。但說實在的,燒傷患者的照護,需要大量的精力與人力,除了這個之外還要兼顧個案的心理需求及情緒反應,這可是對醫護人員的一大考驗。如果無法兼得,不只會影響護病關係,也會影響個案的未來。我們應該善用溝通的方式來引導病患。本篇個案在燒傷後出現情緒壓抑、迴避、罪惡感及夜間常作噩夢等 創傷症狀,以及身體心像的改變導致個人因應能力不足,筆者運用Swanson關懷理論於照護個案,能有系統及循序漸進地引導,筆者站在個案的角度評估個案的需求及問題所在,訂了個別化的護理目標,也運用治療性溝通來幫助個案面對創傷後的自己。
燒傷病人很容易會有憂鬱症,因為常常面對不同層面的壓力。治療後也會因為外觀毀容、活動不變而擔憂,這些原因可能會使個案社會化康復有問題,難以回歸社會,甚至影響預後。因此醫護人員不應該忽略他們的心裡狀況,要教導他們適當的調適。(陳映瑾、江慧珍、蕭淑代、鐘國軒與鍾明惠(2017)˙運用Swanson關懷理論於一位粉塵爆炸創傷後燒傷病人心理社會調適之護理經驗˙新臺北護理期刊,19:2,125-136。)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