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4 07:13:42

1032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主題:登革熱

這個暑假參加了團體行,隨著行程來到了高雄之後下一站便是台中,路途中經過了台南,導遊提起最近登革熱正流行,尤其是以台南疫情較為嚴重。還好我們沒有安排行程在台南,要不然很容易遭受蚊子親吻的我就成了遭受感染的高危險群。住在後山的我只在新聞裡得知登革熱疫情的相關報導,並不瞭解其發生時所帶來的傷害和嚴重程度。因應時事而選擇這個主題,找尋相關文獻,了解登革熱症狀、治療以及防治並簡介說明。
登革病毒為單股RNA病毒,在登革病毒亞屬裡共有四種登革病毒,它們依血清抗原性的不同,可分為第一、二、三、四型(林、陳,2011),登革熱是藉由感染到登革熱病毒的斑蚊叮咬所傳播(林、陳,2011)到宿主的血液中,出現典型的症狀為:發燒、全身肌肉關節的疼痛、皮疹,發燒時會體溫突然升高持續幾天後下降但是會再度高燒,即「雙峰型發燒」,伴隨著劇烈頭痛和全身的肌肉和關節疼痛又稱為「斷骨熱」;暫時性全身性皮疹的出現使個案感到搔癢,恢復期會脫皮嚴重時甚至出現休克。若再次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病毒,可能發生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林、陳,2011)。
主要採取支持性療法,體力下降需臥床休息、劇烈疼痛時給予解熱鎮痛藥物,但是勿給aspirin及非固醇抗炎藥物(NSAIDs),以免造成出血或酸中毒。出汗、嘔吐、腹瀉造成體液容積不足應適當補充水分、電解質,並維持足夠的營養,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少量多餐 (李惠玲,2014)。
登革病毒正藉由進入疫區的旅客往返迅速地擴展,使登革熱疫情不再只侷限部分地區,而演變為受全球重視的公衛議題。這情況使得人們更容易被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交叉感染,大大提升出血性登革熱的發生,導致受感染者死亡率提升或者出現嚴重後遺症 (鍾、陳、江,2015)。
至今還沒有針對預防登革熱的疫苗產生。目前能夠做的,是加強人們對登革熱的預防,藉由專業人士的指導,例如:醫護人員提供衛教,或經由傳播媒體:衛生署福利部、學者撰寫之相關文章、醫療雜誌……等,利用團體及個別護裡指導的機會,做登革熱防治之宣導並強調其重要性。
登革熱病媒蚊防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清除孳生源,清除積水容器、管裡儲水容器。若是遇到生活中需要使用而無法移除的儲水容器,可以在上面加裝細紗網 (蔡,2015)。定期更換花盆、水盤內的水,穿著長袖長褲或噴灑驅蚊產品,避免頻繁出入疫區……等,可減少感染的機會。
或許我們不是生活在案例出現的地方但還是要增加自己對時下傳染病的知識,由其身為未來的護理師,我們有義務更新自己的知識庫,給予衛教對象正確的觀念及預防方法,盡可能多少減少疾病的發生、降低嚴重性。


參考資料
1.林琬羚、陳榮洲 (2011) ‧登革熱中醫藥研究進展‧中西整合醫學雜誌,13 (1),41-46。
2.江正榮、陳奕安、鍾瑋 (2015) ‧登革熱疫苗研究發展‧衛生署福利部疫情報導,31 (8),
186-195。
3.蔡坤憲 (2015) ‧談登革熱生物防治‧生態台灣,(46),58-63。
4.李惠玲 (2014) ‧常見的傳染病與護理‧於王桂芸等人總校閱,新編內外科護理學 (五版,
上冊,35-36頁) ‧台北市:永大。

回應(0)

發表網誌評論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