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省思
題目:抽痰法
體驗技術之學理:
抽痰是為了幫助無法自行咳痰者,協助其將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以促進有效的呼吸型態。下列為進行抽痰過程的原則:
1.整個抽痰過程保持無菌。
2.抽痰管之外徑以不超過氣切套管或氣管內管內徑之1/2為原則;成人常用之抽痰管外徑為10~14Fr.(1Fr.=1Frence=0.33mm)。
3.抽痰前後給予高濃度(100%)氧氣至少1分鐘。
4.抽痰壓力依裝置不同可分為:
(1)中央抽吸裝置:成人可用之抽痰壓力為70~150mmHg,常用之壓力範圍
為120~150mmHg。
(2)活動式抽痰機器:壓力範圍為7~15cmHg。
5.抽痰管插入的深度依放入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為將抽痰管放到有阻力
時(此時到達Carina處)回抽1公分為原則。
(1) 口鼻抽吸:15~20公分 (6~8吋)。
(2) 氣管內管抽吸:20~30公分 (8~12吋)。
(3) 氣切套管抽吸:10~12公分 (4~5吋)。
6. 抽痰時間為5~8秒,最長不可超過15秒。
7. 兩次抽痰時間的間隔至少1分鐘以上,亦即抽痰前給氧時間。
8. 抽痰的順序:氣管內管或氣切處、鼻部、口部。抽痰管做了口鼻的抽吸後,
不可再作氣管內管或氣切的抽吸。
心得(八大核心)
1.關愛 (caring):
抽痰是令病患很不舒服的技術,之前去實習的時候有看過醫院學姐給病患抽痰,那些病患個個面目猙獰,甚至用盡全力從喉嚨發出一絲嘶吼,如果我們可以先安撫病患的情緒,並且詳細告知操作內容,給病患一點心理準備,由一護理師操作,旁邊可能有家屬或另一名專業人士在操作過程中給予安撫和關心,使其能放鬆心情並不害怕。在技術結束後關心病患在剛剛過程中有無不舒服,並體諒他的心情,給予他有被關愛的感覺或許他就比較不抗拒此項技術。
2.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把老師上課教的學理反復復習讀熟,並正確應用在技術上,如有不懂不清楚的一定要去問清楚或是查資料。
3.一般臨床技能 (general clinical skills):
所謂熟能生巧,所有技術都要做到熟練才能使用在病患身上,既不會傷害病
患又能讓病患和家屬放心把此項技術交給我來做,而不是一直在一旁質疑甚
至妨礙到護理人員作技術,家屬的質疑跟問題通常使護理人員變緊張,然後
開始手忙腳亂就很有可能違反無菌原則,所以應該要熟悉學理,熟練技術。
4.溝通與合作 (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交班時應仔細把病患抽痰情形跟紀錄的量、性質、顏色、味道都一一紀錄給下一位告訴此病患的護理人員,並在團隊討論時,提出此個案的狀況及問題讓大家一起討論一起想方法,一起成長並讓病患受到最專業的照護。
5.倫理 (ethics):
雖然抽痰這項技術沒有暴露隱私,但是為維護病患心理層面問題,如有需要還是要掩門或是拉上床薕,並傾聽病患需求再配合作技術。
6.批判性思考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在病患或家屬對於此技術提出問題時,找出正確的解答,並藉由這些問題去發現自己在作技術時有無可改進的地方。
7.克盡職責性 (accountability):
克盡職守,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把技術作好,關心病人情緒,維護病人健康。
8.終身學習 (life-long learning):
可以向比較資深的學姊請教有關抽痰的問題,在自己多做練習,還在護理人員的崗位上就要不斷搜尋抽痰新知。
體驗技術之學理:
抽痰是為了幫助無法自行咳痰者,協助其將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以促進有效的呼吸型態。下列為進行抽痰過程的原則:
1.整個抽痰過程保持無菌。
2.抽痰管之外徑以不超過氣切套管或氣管內管內徑之1/2為原則;成人常用之抽痰管外徑為10~14Fr.(1Fr.=1Frence=0.33mm)。
3.抽痰前後給予高濃度(100%)氧氣至少1分鐘。
4.抽痰壓力依裝置不同可分為:
(1)中央抽吸裝置:成人可用之抽痰壓力為70~150mmHg,常用之壓力範圍
為120~150mmHg。
(2)活動式抽痰機器:壓力範圍為7~15cmHg。
5.抽痰管插入的深度依放入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為將抽痰管放到有阻力
時(此時到達Carina處)回抽1公分為原則。
(1) 口鼻抽吸:15~20公分 (6~8吋)。
(2) 氣管內管抽吸:20~30公分 (8~12吋)。
(3) 氣切套管抽吸:10~12公分 (4~5吋)。
6. 抽痰時間為5~8秒,最長不可超過15秒。
7. 兩次抽痰時間的間隔至少1分鐘以上,亦即抽痰前給氧時間。
8. 抽痰的順序:氣管內管或氣切處、鼻部、口部。抽痰管做了口鼻的抽吸後,
不可再作氣管內管或氣切的抽吸。
心得(八大核心)
1.關愛 (caring):
抽痰是令病患很不舒服的技術,之前去實習的時候有看過醫院學姐給病患抽痰,那些病患個個面目猙獰,甚至用盡全力從喉嚨發出一絲嘶吼,如果我們可以先安撫病患的情緒,並且詳細告知操作內容,給病患一點心理準備,由一護理師操作,旁邊可能有家屬或另一名專業人士在操作過程中給予安撫和關心,使其能放鬆心情並不害怕。在技術結束後關心病患在剛剛過程中有無不舒服,並體諒他的心情,給予他有被關愛的感覺或許他就比較不抗拒此項技術。
2.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把老師上課教的學理反復復習讀熟,並正確應用在技術上,如有不懂不清楚的一定要去問清楚或是查資料。
3.一般臨床技能 (general clinical skills):
所謂熟能生巧,所有技術都要做到熟練才能使用在病患身上,既不會傷害病
患又能讓病患和家屬放心把此項技術交給我來做,而不是一直在一旁質疑甚
至妨礙到護理人員作技術,家屬的質疑跟問題通常使護理人員變緊張,然後
開始手忙腳亂就很有可能違反無菌原則,所以應該要熟悉學理,熟練技術。
4.溝通與合作 (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交班時應仔細把病患抽痰情形跟紀錄的量、性質、顏色、味道都一一紀錄給下一位告訴此病患的護理人員,並在團隊討論時,提出此個案的狀況及問題讓大家一起討論一起想方法,一起成長並讓病患受到最專業的照護。
5.倫理 (ethics):
雖然抽痰這項技術沒有暴露隱私,但是為維護病患心理層面問題,如有需要還是要掩門或是拉上床薕,並傾聽病患需求再配合作技術。
6.批判性思考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在病患或家屬對於此技術提出問題時,找出正確的解答,並藉由這些問題去發現自己在作技術時有無可改進的地方。
7.克盡職責性 (accountability):
克盡職守,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把技術作好,關心病人情緒,維護病人健康。
8.終身學習 (life-long learning):
可以向比較資深的學姊請教有關抽痰的問題,在自己多做練習,還在護理人員的崗位上就要不斷搜尋抽痰新知。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