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治療入門 418.98
念園藝,從園藝系學生到成為作物組的研究生,接觸園藝接近5年,當初誤打誤撞的接觸植物,到現在利用園藝做為工具、當成媒介去改變人的生活。對我來說,是一個迅速且徹底的轉變。因為這短短5年,讓我從對未來沒有規劃的高中生,轉變成開始對未來有階段性目標的研究生。
「人們居住在醜陋的地方會貶低身分」,書本中說到這句話。所以環境會影響自尊的培養,在氣氛不好的社區,應用園藝改善整理社區的環境,使人增加自信,或許自認為身分低的人會因此增加自信,不增加信心至少也有愉快的心。不好環境的影響組成,包括人、事、物各方面都是影響的因子,良好氛圍的組成,最基本的就是事情發生所處的環境,因為不好的環境,可能會有根深蒂固的負面自我評價,也就是自尊可能就遭受嚴重影響。
「花園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一個歡迎任何人的親切環境,植物沒有論斷,沒有威脅,也沒有差別待遇。」我想一個良好環境,除了真正的環境清潔重要,心靈上的清潔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像是植栽不會對人有差別待遇,因此使人放心也因此充滿了安全感。不管美醜、強弱、男女和老少等不同組成、差別很大的各種生命,在花園裡都會被包容,就是一個令人感到舒適的地方,相對的,在實際上,也難怪平等對待是那麼重要了,因為這是一個令人放心、感到舒服的基本尊重。
這種觀察他人需求、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的感覺,好像必須具備一些大家常俗稱的「sense」。「園藝工作者觀察到這些重複性的自然節奏,知道沒有必要中斷這些改變,也不再害怕。...這是一個穩定的律動。」,人與植物的關係,有時讓人回頭看看自己,是不是一樣公平,對人有一樣的回應、一樣的笑容,好像很難做到,但是予以尊重,我想也是別人尊重你的最基本道理了 !
脾氣其實不好的我,在這幾年中,心理的改變很大,這應該是一個學生轉變成社會人士的轉型期吧 !這種想法時常在心中盤旋,什麼是我該接受,什麼又是不該接受的。而園藝的介入,好像真的讓我有being away,抽離現實環境的感覺。「就認真的做事情吧,跟植物講故事吧。」這都是我心裡的想法,「它是會聽的,因為它也只能聽了。」真的認真體會,什麼叫做園藝活動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內心獲得平靜。
「園藝引導人從狹隘的個人主義到社會的事實面,因為園藝能復癒、轉化與鼓勵分享。」這種觀念,若每個人都真能從園藝裡得到這種概念就太好了!我是這麼想的。在75頁說到,城市透過花園及種樹將綠自然引入,能提升 :社會的和諧、溝通、友誼、自尊、耐心、學習、與大地連接和復癒,這些種種綠自然帶來的正面好處。社會的和諧、溝通,這都是強調互動,大家各自站在應該站在的位置或角色,有基本的尊重和鼓勵,使人都得到基本價值的自尊甚至自豪而產生自信,也就因彼此的尊重,站在對等的位置,不以為了不起也不以為低下,加上適當稱讚,也就自然形成了友誼或情感。
身為園藝系的學生,因為園藝而學習了園藝的相關知識,也因園藝得到原本脾氣暴躁的我,不懂得的認真感受環境帶來的安寧和沉思,也因為園藝治療開始要學習著原本不太熟悉、不太屬於我的,耐心。
我想,因為園藝,我慢慢開始去接受一些以前不可能接受的事實,去想想自己到底要什麼。若有一天,我沒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又應該讓自己站在什麼定位呢 ?希望,植物、身邊的小動物、身邊的任何一個人,能在相處之中,可以帶領心理的感覺找到某些我想要找到的答案。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