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交接

書名:生死交接 心得:這一本書從器官捐贈者、器官接受者、外科醫師的養成還有將來的器捐發展做了一系列的詳實記錄。內容就像作者所說,一切以真實精確為主 對於本書,就對於我這一個無知的高中生來說,其實一點也不了解手術的細節,尤其是其中一段敘述了複雜手術的失敗後,須再一次進行手術的過程,無法體會手術醫師的困難,但我仍能體會到醫者的態度以及心情。除了本身的專業訓練外,醫生本身也是一個個體。他並不是電腦,也有情緒及人的所有弱點,如:挫折、失望、恐懼、在意別人的看法等負面的情緒;然而在病人、家屬的眼中,他卻是超人,是救星,是無敵的。我們一般常常遇到不知道怎麼裡不知道狀況是怎樣的時候就拋了一句:「聽醫生的阿醫生一定有辦法」或是「都給醫生決定」等無助又有壓力的話。 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和書中提及的醫病關係,其實醫師也需要病人以及家屬的支持.鼓勵,甚至肯定。他心裡也有許多時候是糾結的害怕的,但他們總是希望能夠帶給病人最好的治療最好的成效,但因為他是醫師,是病人在黑夜裡唯一明亮的星,他必須用堅強的外表掩飾內心的顫抖,用信心來渲染希望。給予他鼓勵.肯定,讓他仍能從困境中走出來勇敢地做出一個最好的決定-至少不要讓他在做決定時沒有周遭的支持。 另外,是另一個讓我比較有感觸的話題是何種人都應有資格成為受贈者? 對於捐贈者而言,他們往生後是無法決定何人可以得到他們的遺愛(除了生前器捐的情形外),而目前的受贈者常常以病情嚴重度或排序先後來決定。但是本書中提到的個案,一個酒癮的病人受贈後因沒有將先前的間歇改善,導致換肝只是延長其短暫的酒癮生命,某個程度上達到了治療的效果,當然也延長了此病人的生命,但是否應有更好的結果呢? 其實這是一個沒有結論的問題,因為有些人生病的原因來自於先天的基因缺損,換了一個器官也不一定能有多大的改善;有些則是後天所造成的,那麼此種器官移植的變數又更多了。不過也有些預後較好的如:外傷,單純因為一個單一事件造成器官受損,此種病人的器官移植成功率都來的比較高。但每一個人的生命過程都會改變,很難保證日後還會有什麼驚人的變化。 站在一個醫師的立場來看,將捐贈者的遺愛成功的延續下去是他最重要的職責,而如何教育受贈者去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健康會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教育問題,應該在日常生活教育中融入正確的觀念才是。至於如本書最後的展望,可否有機會在器官移植上有大突破,到一種移植,甚至人工器官都是將來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希望有一天可以有所突破,那麼大家都可以長命百歲了 讀完這本書深深體會到,醫療雖然很無限,但同時也很有限。醫療有限在於它不是萬靈丹,無法治療好所有患有疾病患者,卻有能耐不斷的被突破。疾病到最後還是需要一個他人的器官來維持生命的延續,但又因手術的進步以及免疫系統的調控,可以將一種器官植入到另一個人體內,是多麼神奇.偉大的事啊!而器官移植的突破,讓一個人卑微的生命,在不同的人身上持續延續下去,又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新增時間 : 2008-03-18 16:15:43 / 修改時間 : 2023-09-15 02:20:1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