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典範人物

擁有著台灣南丁格爾之稱的陳翠玉女士說過一句話:台灣是我的故鄉,我們要回去,這是我們的權利,我將以我的生命爭取這個權利。
陳翠玉女士,1917年生於台灣彰化。彰化高女畢業後,20歲赴日本求學,就讀於東京聖路加女子護理學校。1941年畢業後,她返鄉回台,貢獻所學,任職台灣總督府技正,擔任台北保健館護理部主任。二次大戰後,她協助「聯合國戰後救濟總署」,進行在台灣的戰後重建工作。
陳翠玉,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護理教育學士學位,以及美國波士頓大學攻讀護理行政碩士,是當時台灣少數受過西方教育的護理界菁英。她於學成後返台,再回到台北保健館服務。由於當時台大醫院急需護理管理人才,陳翠玉便進入台大醫院,擔任護理部主任,以整頓落後混亂的醫院環境。
1953年,陳翠玉被冠上貪污、反黨、叛國、運用國際路線等罪名,在白色恐怖下遭軟禁達三年之久,雖然事後法院還她清白,她已決心與國民黨政權劃清界線,因此她和她的德籍夫婿就此離開台灣。而台大護校就在陳翠玉離開後,停止招生,結束校務。
離開台灣後的陳翠玉,榮任世界衛生組織中南美洲護理顧問長達18年,足跡遍佈中南美洲各角落。這是台灣婦女參與第三世界被壓迫民族建設行列的第一人。
1980年,陳翠玉自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完全退休之後,才公開參與海外台灣人的社團活動。她定居於中美洲的波多黎各,對於波多黎各人爭取獨立而受挫的情況深表同情,因而自己傾全力投入爭取台灣人的獨立自主運動。
然而,輾轉繞了半個地球才回到故鄉的陳翠玉,卻因年事已高,又過度奔波、勞累困頓,終究因身體不堪負荷而於 8月20日病逝於台大醫院。陳翠玉為返鄉而死,更凸顯國民黨「黑名單」的荒謬。

阿祖級的助產「女強人」....洪寶帶。
洪寶帶出生於1913年在高雄縣勻山鎮,父親當警察;7歲那年,一天有兩人抬著擔架到家裡,把生病的母親抬走,到了勻山一所臨時醫院隔離起來。母親從此一去不回,她迄今仍不知母親何時去世?葬於何處?兒時喪母的打擊,至今仍是她胸口永遠的痛。
13歲那年,父親又告失明,家計全落在她身上,但她並沒未因此荒廢學業。好在她聰穎過人,高中讀兩年就畢業,以同等學歷考上台大護理助產學系,為當年錄萬十三人中台灣幫的第一名。從未出過遠門的洪寶帶自述,18歲時,懷著「憨膽」就上台北來考試、念書了;期間,她在外科實習,還要與日籍同學競爭。但她礎,也贏得醫師與病患喜愛,以第三名優異成績畢業。
畢業後,顧及父親眼盲,兄長被徵召上戰場,家中無人照料;且加上家鄉缺乏助產士,因而放棄在大醫院工作,回到家鄉。隨即在父親安排下,嫁給台南師範學校畢業、橋頭壁隆國小訓導主任工謙守。婚後,夫妻恩愛相隨,惜好景不常,婚後第六年夫婿病故,留下三個孩子及兩位高堂。當時才二十八歲的她,強忍悲傷與淚水,為了維持家計,便在橋頭開設助產所,憑一雙巧手,展開「人之初」的接生工作。為了接生,她的足跡遍步高雄縣橋頭、岡山、燕巢等庄頭,甚至遠至高雄楠梓及市區。橋頭自日據時期以來,即以生產蔗糖為大宗,放眼望去一大片蔗田,村落之間距離遙遠,交通十分不便;洪寶帶服務其間,多靠步行或「鐵馬」代步,有時為了趕時間,冒險沿著台糖火車道而行;但這位「送子觀音」不以為苦。她說助產士本就應無眠無日,的服務產婦。開業前幾年,助產所只有她一人,半夜外出接生時,常放心不下幼子,還要擔心產婦的安危,心裡七上八下,一路上忐忑難安,只有不停地禱告。但是一看到新生兒從自己手中來到人世,生命的喜悅,又讓她忘卻一切煩憂。
洪寶帶也與地方衛生單位合作,宣導家庭計畫、避孕常識及預防接種,並栽培二媳婦戴麗鳳為接班人,附設坐月子中心及養護之家,繼續為鄉里服務。
洪寶帶在其坎坷、崎嶇的人生路上,無畏風雨,成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細讀她的一生,沒殺能不深深歎服這位用生命灌注家庭、社會、下一代的真正女強人。

新增時間 : 2014-09-22 20:36:3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