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對健康的重要性

營養是指生物由環境中取得維持生命所需的物質。飲食是人的本能,如果完全依循本能取食環境中可獲得的食物,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飲食營養是環境因子中最重要的部份,與生活型態(運動、生活作息、抽菸、飲酒等)都被認為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
而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講求身材而忽略了營養的重要,就算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對減重的認知也不比較深入。而有人對醫護人員進行減重知識、減重態度、減重治療行為、醫病溝通、相關證照及個人背景資料之問卷調查。減重知識方面顯示出醫師及營養師對於護理人員在減重知識方面是有統計上的差異。而持有肥胖症專科醫師者及體重管理營養師證照者與未持有上述證照者之比較在減重知識方面是沒有統計上的差異。而減重知識的答對率醫師為 73.2 % 、營養師為73.2 %、護理人員則為 61.0 %。減重態度、減重治療行為、醫病溝通的回答以同意或非常同意者居多;顯示出醫療專業人員對這些方面多為正面的態度,且有多數的醫療專業人員表示病患會主動詢問如何減重,而在肥胖症專科醫師及體重管理營養師的證照制度則有 83.2 %的醫療專業人員認為是有必要性的。在這個研究發現對於醫療專業人員的減重知識而言,雖然醫師及營養師相較於護理人員為高且有統計差異,但是總體而言答對率並不高。
而有些人則是有慢性疾病,例如治療代謝症候群及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已經不是控制飲食就可以解決的,應該早給予患者生活模式介入,以求達到健康促進之目標。根據美國 2012 年治療準則,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攝取一千大卡熱量即需要包含 14 公克之膳食纖維,臨床研究證明,膳食纖維可減少胃腸道葡萄糖及脂肪之吸收、改善脂肪之代謝、提高治療代謝症候群及第二型糖尿病病患對於胰島素之敏感度、並且有益生質之作用。所以除了要改變飲食習慣外首要將生活模式做大幅調整,而環境因素也是健康重要的因子之一呢!
而根據衛生福利部公佈2012年公佈國人「十大主要死因」,腎炎、腎症候群、腎性病變位居第十位;慢性腎臟病在全世界人口中,30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罹病率達7.2%;65歲以上的患病率達23.4 ~ 35.8%。腎臟功能的衰退伴隨臨床上常見的特徵為:血液尿素氮、肌酸酐、尿酸上升;氮血症、貧血、代謝性酸中毒、高血磷、低血鈣等症狀。此類病人營養師應給予個別化的營養諮詢可改善其整體熱量攝取量,但不影響病人的營養狀況,而營養諮詢前後病人的體位、白蛋白、血壓、血容比、腎絲球過濾率皆無顯著差異。
健康是人類最重要的財產,勝過於金錢及其他實物的東西,沒有了健康就算有再多的財富都沒有福享受。而特別在意外型的女性們也不要因為在乎別人的眼光而忽略了營養的重要,吃的營養搭配上足夠的運動才是可以健康的瘦身的!

新增時間 : 2015-08-27 16:05:0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