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文章:飲食因素與大腸癌關係的研究進展 作者:孫麗虹
現代的人大多因為忙碌經常以外食解決三餐,選擇的方向也是依個人的口味來決定,而速食類的則是最受眾人的喜愛,卻也是面臨疾病中最危險的食物。目前「大腸癌」也包含在我國前十大死因中,死亡率漸漸升高且年齡原分布在中老年層而現在也有一二十歲者的案例,研究指出發現多與日常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有相關係,因為長期的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而引起心血管疾病、三高、糖尿病等永久的負擔,再嚴重則會招來可怕的癌症如:大腸癌,這些案例中幾乎都是一個禮拜吃了四~五次含有油炸食物或加工食品。所以我們從小就該養成習慣多蔬果少油炸、多運動少飲料,了解外面的食物雖然很美味但裡頭藏著可怕的多油、多鹽、多糖才會好吃的東西,千萬要少碰啊!

文章:醫病關係與溝通技術 作者:蔡詩力
不管是醫生或護理師與個案的關係與溝通是很重要的,若溝通上彼此的語言不同,很難瞭解個案的問題與需求是什麼或者是誤會了個案的意思,可能會引起個案的不高興等而破壞醫護人員與個案的關係。還有「觀察」也很重要,每次在與個案溝通時都要邊觀察個案的反應,思考著為什麼便詢問個案是發生什麼事了。這對我來說好困難啊!在基護實習時有一項作業就是做行為過程紀錄,雖然都把問題給列好了但因為太緊張且過程中以台語對話,所以對話時都斷斷續續的很不完整,幸虧個案和家屬人都很好沒有感到不耐煩,也就順利的把問題給問完了。最後要告訴自己和阿公阿嬤聊天的能力要再加強,希望不管什麼個性的人自己都能培養出良好的關係,然後台語這方面也要再加強!

文章:安寧護理模式於臨終護理中模式 作者:李選
每當人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時,總會把癌症和死亡連結再一起,心裡充滿著否認、憤怒、害怕…等情緒會非常不穩,若一直無法接受此事可能會錯過了寶貴的治療黃金期。在治療中病人是很辛苦的,當控制好癌細胞生命就可延續,當癌細胞不斷延伸時,各種的合併症則會一一出現,如:行動不便、大小便失禁、食慾降低、呼吸困難…,而「臨終護理」就是用於生命晚期的病人,使病人的痛苦減少到最小程度及緩和病人的恐懼不安,而目的不是為了挽救生命,是讓病人活得更有意義有尊嚴。

書名:我的腫瘤不見了 作者:呂應鐘
這是一位重視養生之極少吃油詐、醃漬、加工食品,作息與飲食一向正常,也不抽菸、不吃檳榔,每年定時做一次全身健康檢查。所以他絕對沒有想過自己身體也會產生了毛病,但注重養生的他腫瘤還是上身!因為不甘心就這麼被癌症打敗,他開始與癌症戰鬥,以身、心、靈全方位的治療方法,配合生活中飲食、起居、運動、營養及輔助治療,經過一年的時間他終於戰勝癌症!
看完後我對癌症改觀了,原來真的能戰勝癌症啊!但還是要提早發現提早治療,若發現已經是晚期那麼成功率會越低的。重要的是要擁有信心戰勝它,不能害怕死亡也不可向癌症投降。在治療過程中「能吃盡量吃」,因化療會有副作用產生厭食、嘔吐等,癌細胞又會過度消耗營養素,若只靠點滴補充營養是不夠的,所以可以買些營養補充品來喝且了解哪些食物對化療是有幫助的要多吃。 防癌方面也不能只注重飲食,在癌症的案例上有些人是吃素的或者也都不碰油詐、加工食品等,但癌症也是上身了。癌症是讓人琢磨不定,它的原因有很多像是家族基因、體質、作息與飲食等,但也不要太害怕只要多遵守1.不偏食,注意營養均衡。2相同食物,不要反覆食用。3.避免過食及喝過量的酒、禁菸。4.少吃鹽分、香辣調味品及油炸類食品。5.不吃燒焦、發霉、醃漬等食品。6.避免過度勞累。

書名:50個糖尿病的救命真相 作者:莉娃-葛林柏格
在生活中耳邊不時就會傳出「那麼愛吃速食、甜食又不愛運動,小心高血壓、糖尿病找上門!」,況且家族中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的症狀真的要小心此事,但小時候的我根本不在乎,直到健康檢查測出膽固醇過高,我才開始控制自己的飲食狀況及體重。就像現代的人會認為「我不必擔心啊!我現在血糖血壓都很正常。」、「我不必特別操心,醫生說血糖只偏高一點點而已,無所謂啦。」,這些糖尿病前期者,無知糖尿病的可怕不接受治療,而得到真正的糖尿病。
糖尿病是血糖異常增高引起的多種代謝失調病患,血糖異常增高不是因為甜食吃太多,而是負責維持正常血糖值的胰島素不足。那得到糖尿病主要分為第一型糖尿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幾乎無法生成胰島素而將糖從血液運入細胞,便會排出過多的糖,病人需要靠體外取得胰島素。第二型糖尿病是本身的基因類型,以及葡萄糖、脂肪代謝和胰島素功能之間在代謝方面的問題。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方面要注意: 1.不宜吃粥,能吃點較軟的米飯 2.配合運動、藥物及飲食的控制 3.避免攝取影響血糖快速升高的高熱量食物,如:精緻糖類的食品、高油脂及加工食品等 4.避免肥胖,維持理想和合適的體重。
現在知道這麼多訊息後,將這些訊息傳達給身邊每一個重要的人,讓大家都能健康又幸福長久的再一起。

新增時間 : 2015-09-05 15:48:37 / 修改時間 : 2015-09-05 15:58:3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