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暑假作業-護理典範心得
暑假作業護理典範心得
班級:護二甲 學號:1025101014 姓名:張佳蓉
蔡巧出生於彰化鹿港, 小時家裡貧窮,父親以做木桶為業。但父母仍堅持讓她入學校接受教育。1926年,日本政府在台灣開始設立「護士」制度,當時鹿港教會林照牧師鼓勵蔡巧去學習當護理工作。因此,在 1927年林照牧師帶她去彰化基督教醫院見當時的院長蘭大衛醫師。蘭醫師將她留在身邊隨他跟班一段時間後,見她靈巧、認真,於是派她上台北馬偕醫院接受護理訓練。除了學護理,醫院每天都有祈禱會,每天工作開始,全體醫療工作者都要參加。結果,蔡巧女士在馬偕學護理期間,也堅定了她的信仰在護理工作上的理念,這也是她終生保有一個信念:「多聚會,多熱心;多愛主,多救人。」1931年,蔡巧女士完成護理訓練,因為成績優異,經過馬偕訓練班主任的推薦, 要她繼續用一年時間接受另一專業訓練(助產士),並且順利取得護理和助產士兩個證照。1932年,完成學業的她,很自然地回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她熟巧的工作和認真、熱情的態度,很快就成為蘭醫師在開刀房最佳的助手,而她認真的態度使院方對她大為賞識,1934就升為「護理長」。但蔡巧女士因為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和馬偕醫院,都看到醫院秉持著基督的愛心,對許多貧困窮苦人家免費給予醫療醫治,因此,培養她心靈有個重要的認識:真正的富有,是助人而不收回報。也因為這樣,讓她一直深信:護理學習更多,就可以幫助更多人。
鍾信心的家族,過去是望族,她的大伯母鍾亞妹,是當年馬偕第一位客家籍門生,她的父親鍾天枝,為淡水教會第一位牧師。鍾信心受教於淡水女子公學校、淡水女學院、日本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1948年留學加拿大進修護理教育。1949年讀畢,前往日本留在母校聖路加幫忙。1953年省立台南護理職校正式成立,擔任首任校長。1959年獲得WHO的獎學金到美國進修。1961年返台到台大護理系任教。1972年,升任台大護理系副教授,同時接掌護理系系主任以及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1986年到高雄醫學院護理系任教。1991年成立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1993年退休,成立「信心護理文教基金會」。
以上都是護理人物典範的一生,覺得他們對護理的貢獻非常多,希望我以後也能跟他們一樣付出與貢獻!
班級:護二甲 學號:1025101014 姓名:張佳蓉
蔡巧出生於彰化鹿港, 小時家裡貧窮,父親以做木桶為業。但父母仍堅持讓她入學校接受教育。1926年,日本政府在台灣開始設立「護士」制度,當時鹿港教會林照牧師鼓勵蔡巧去學習當護理工作。因此,在 1927年林照牧師帶她去彰化基督教醫院見當時的院長蘭大衛醫師。蘭醫師將她留在身邊隨他跟班一段時間後,見她靈巧、認真,於是派她上台北馬偕醫院接受護理訓練。除了學護理,醫院每天都有祈禱會,每天工作開始,全體醫療工作者都要參加。結果,蔡巧女士在馬偕學護理期間,也堅定了她的信仰在護理工作上的理念,這也是她終生保有一個信念:「多聚會,多熱心;多愛主,多救人。」1931年,蔡巧女士完成護理訓練,因為成績優異,經過馬偕訓練班主任的推薦, 要她繼續用一年時間接受另一專業訓練(助產士),並且順利取得護理和助產士兩個證照。1932年,完成學業的她,很自然地回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她熟巧的工作和認真、熱情的態度,很快就成為蘭醫師在開刀房最佳的助手,而她認真的態度使院方對她大為賞識,1934就升為「護理長」。但蔡巧女士因為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和馬偕醫院,都看到醫院秉持著基督的愛心,對許多貧困窮苦人家免費給予醫療醫治,因此,培養她心靈有個重要的認識:真正的富有,是助人而不收回報。也因為這樣,讓她一直深信:護理學習更多,就可以幫助更多人。
鍾信心的家族,過去是望族,她的大伯母鍾亞妹,是當年馬偕第一位客家籍門生,她的父親鍾天枝,為淡水教會第一位牧師。鍾信心受教於淡水女子公學校、淡水女學院、日本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1948年留學加拿大進修護理教育。1949年讀畢,前往日本留在母校聖路加幫忙。1953年省立台南護理職校正式成立,擔任首任校長。1959年獲得WHO的獎學金到美國進修。1961年返台到台大護理系任教。1972年,升任台大護理系副教授,同時接掌護理系系主任以及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1986年到高雄醫學院護理系任教。1991年成立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1993年退休,成立「信心護理文教基金會」。
以上都是護理人物典範的一生,覺得他們對護理的貢獻非常多,希望我以後也能跟他們一樣付出與貢獻!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