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書名:台灣女英雄-陳翠玉。
相信大家都聽過南丁格爾吧,那你有聽過陳翠玉嗎?陳翠玉小姐在台灣的貢獻可大的呢!可說是台灣第一位南丁格爾哦~面對接踵而來的國民政府進駐、美軍空襲、蔣政權流亡來台等歷史動盪,陳翠玉小姐卻從不畏懼,她出面擔任戰地醫療總指揮、動員青年團救護隊、成立普及全台的衛生所、撲滅自中國引進的霍亂、改革台大醫院護理部、創立台大護校、台大護理學系,並兩度負笈美加,取得當時台灣護理界的最高學位,做了這麼多的付出,換來的卻是槍斃名單,後來被流放外海。在流放期間,他也不氣餒,繼續在護理相關的行業服務,以Stella Landauer(斯特拉.蘭道爾)之名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的護理教育與護理行政顧問,甚至在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服務十八年,大大改善了當地民眾的生活,贏得國際護理界領導人的尊崇地位。
退休後,鮭魚返鄉,又回到台灣,並積極投入的故鄉台灣的改造運動,繼續為台灣服務,以其廣闊的國際視野,發表「建立台灣成為東方瑞士」的建國方針,陳翠玉曾經說過:「台灣是我的故鄉,我們要回去,這是我們的權利,我將以我的生命爭取這個權利。」在這曾經令他含淚流亡海外的土地上,他卻能不計較過往的無私奉獻去幫助,而且他的一生中擁有許多「台灣第一」,對於台灣她盡了很多心力,他是如此的熱愛台灣,我非常感動也覺得因該向他學習這種精神。
他的事蹟被大眾所留傳,而且大家一定都很感謝她吧!
書名:安寧伴行。
內容主要是敍述趙可式教授「安寧緩和療護之母」在1980年經由三位病患給予的啟示,促使她開始學習安寧療護的動機,趙可式教授一直從事安寧療護的工作,靠著自修,趙可式在文獻上接觸到「hospice(安寧緩和醫療)」,她知道這將會是她一生要做的事。為了接受完整的「安寧緩和醫療」訓練,1987年,趙可式決定出國進修。1989年,趙可式在英國見識到的「安寧緩和醫療」。深受感動的她,為了讓臺灣的臨終病人,也可以在備受呵護的環境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趙可式奮鬥了十年。2000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臨終病人可以依照個人意願選擇緩和性醫療。趙可式在法案通過的感恩茶會中,鬆了一口氣說:「病人終於可以不要受苦,病人終於可以有『善終』的可能,病人終於可以有自主權!」
現代人對死亡會有害怕與誤解,是因為小時候未受死亡教育,即使長大後受高等教育,仍然會對死亡有莫名的恐懼與非理性的觀念,而醫療科技並不是絕對的,常被人誤以為醫學萬能,殊不知醫療科技是有期限的,也是為人的生命及福祈服務謀取到最大的福利,有時用盡了醫療科技,卻不見得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反而增加病人的痛苦,卻還被醫療器械綑住,就只為了一分鐘的呼吸與心跳,這時應該讓病人增進生活品質、保持人性尊嚴,而活出生命的價值,而不是靠醫療器械的輔助。
安寧醫療是藉由一群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療團隊,提供「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積極治療與照顧,而提升了病人的生活品質,安祥尊嚴地走向另一個新生命的開始。
相信大家都聽過南丁格爾吧,那你有聽過陳翠玉嗎?陳翠玉小姐在台灣的貢獻可大的呢!可說是台灣第一位南丁格爾哦~面對接踵而來的國民政府進駐、美軍空襲、蔣政權流亡來台等歷史動盪,陳翠玉小姐卻從不畏懼,她出面擔任戰地醫療總指揮、動員青年團救護隊、成立普及全台的衛生所、撲滅自中國引進的霍亂、改革台大醫院護理部、創立台大護校、台大護理學系,並兩度負笈美加,取得當時台灣護理界的最高學位,做了這麼多的付出,換來的卻是槍斃名單,後來被流放外海。在流放期間,他也不氣餒,繼續在護理相關的行業服務,以Stella Landauer(斯特拉.蘭道爾)之名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的護理教育與護理行政顧問,甚至在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服務十八年,大大改善了當地民眾的生活,贏得國際護理界領導人的尊崇地位。
退休後,鮭魚返鄉,又回到台灣,並積極投入的故鄉台灣的改造運動,繼續為台灣服務,以其廣闊的國際視野,發表「建立台灣成為東方瑞士」的建國方針,陳翠玉曾經說過:「台灣是我的故鄉,我們要回去,這是我們的權利,我將以我的生命爭取這個權利。」在這曾經令他含淚流亡海外的土地上,他卻能不計較過往的無私奉獻去幫助,而且他的一生中擁有許多「台灣第一」,對於台灣她盡了很多心力,他是如此的熱愛台灣,我非常感動也覺得因該向他學習這種精神。
他的事蹟被大眾所留傳,而且大家一定都很感謝她吧!
書名:安寧伴行。
內容主要是敍述趙可式教授「安寧緩和療護之母」在1980年經由三位病患給予的啟示,促使她開始學習安寧療護的動機,趙可式教授一直從事安寧療護的工作,靠著自修,趙可式在文獻上接觸到「hospice(安寧緩和醫療)」,她知道這將會是她一生要做的事。為了接受完整的「安寧緩和醫療」訓練,1987年,趙可式決定出國進修。1989年,趙可式在英國見識到的「安寧緩和醫療」。深受感動的她,為了讓臺灣的臨終病人,也可以在備受呵護的環境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趙可式奮鬥了十年。2000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臨終病人可以依照個人意願選擇緩和性醫療。趙可式在法案通過的感恩茶會中,鬆了一口氣說:「病人終於可以不要受苦,病人終於可以有『善終』的可能,病人終於可以有自主權!」
現代人對死亡會有害怕與誤解,是因為小時候未受死亡教育,即使長大後受高等教育,仍然會對死亡有莫名的恐懼與非理性的觀念,而醫療科技並不是絕對的,常被人誤以為醫學萬能,殊不知醫療科技是有期限的,也是為人的生命及福祈服務謀取到最大的福利,有時用盡了醫療科技,卻不見得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反而增加病人的痛苦,卻還被醫療器械綑住,就只為了一分鐘的呼吸與心跳,這時應該讓病人增進生活品質、保持人性尊嚴,而活出生命的價值,而不是靠醫療器械的輔助。
安寧醫療是藉由一群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療團隊,提供「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積極治療與照顧,而提升了病人的生活品質,安祥尊嚴地走向另一個新生命的開始。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