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103學年 暑假作業(102級)
班級:二年乙班 學號:1025101099 座號:49 姓名:高筠媗
一、讀書心得:(1000字)
菜鳥護士要出征-心得:
我沒有把這本書看它,不是因為它不好看,而是因為它的每個篇幅都讓我沉重的想掉淚。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和生離死別緊緊的相連著,裡面的現實讓我不忍面對。有時我會試著把自己帶入劇情,但我卻想不出我將如何面對那些人事物,或許,我的人生歷練還是太過太過的淺了。
這是一本很值得看的書,裡面的每個故事都能讓你不自覺得想哭。
如果人生能重來-心得:
雖然不能在孩子的身旁,陪伴著他長大,但是作者選擇用最真實、貼切、感人肺腑的言詞寫下,他對兒子的期待與寄望。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作者還在坐牢當中,書本中的每一句都是作者以過來人寫出來的歷程,其中也包含他對兒子的愧疚,作者以懺悔的心寫下這份手記,就是希望兒子長大成人之後,能透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父親當初的悔悟以及不能陪伴在孩子身旁的牽掛。有時候仔細想想為什麼某些事情總是要到最後才能明瞭,人生如果能夠從來那該有多好呢?
傷口換藥疼痛護理-心得:
為了促進傷口癒合之護理措施—換藥,因為過程中可能會有些拉扯,或施力於傷口所以常會引發患者的疼痛不適。而每個人的耐受疼痛之閾值不盡相同,護理人員除詢問患者之主觀感受外,亦應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疼痛之臨床表現,緩解疼痛為護理人員之重要職責,護理人員應於換藥前評估患者換藥疼痛經驗,傾聽患者對換藥疼痛之感受、看法及期望,以採行合宜之換藥技術。由於止痛藥物服用過量可能危害身體,影響傷口癒合或導致藥物癮,臨床上,護理人員多以患者是否能忍受,作為判斷其是否需使用止痛藥物的評估準則,並密切注意病人是否有藥物成癮之表現。
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和預後-心得:
胃癌雖然在全球範圍內發病率再逐年下降,但仍然是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且病死率排在第3位,而我我是胃癌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胃食管交界癌中男性患者比例高於胃底體和胃竇癌,全胃癌則男女比例相當,而全胃癌中年輕人較多,平均發病年齡也最低,全胃癌患者術後五年生存率較其他部位胃癌患者低,其發生率和臨床病理特點也存在人群差異,在女性以及青年患者中的發病率較其他部位高,腫瘤直徑大,浸潤深,發生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最常見,分期也最晚,同時5年無瘤生存率最低。全胃癌的腫瘤細胞主要沿黏膜下浸潤生長,黏膜層可能幾乎無改變,導致內鏡下活檢困難,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活檢才能取到腫瘤組織得以確診。國內也有回顧性分析結果提示全胃癌病理學惡性度較其他部位胃癌高,預後也最差。
缺鐵性貧血-心得:
貧血是當今台灣乃至全球十分常見的疾病之一,而貧血成因中約有五成病患是因鐵缺乏引起。貧血的原因可從血球製造的動力學原理和血球大小兩種方式來分類。而鐵缺可分為絕對性鐵缺乏和對性鐵缺乏兩大類,各有不同的臨床意義與血液指標。目前診斷缺鐵性貧血最準確的抽血指標是血清鐵蛋白。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方式以口服鐵劑為主,但少數病患對口服甚至靜脈注射鐵劑療效不佳,臨床上需仔細找尋難以治療的原因,以做為後續治療和預防的方針。缺鐵性貧血的基因遺傳層面研究將是未來對於難以治療的缺鐵性貧血的可行方向之一。
二、書籍名稱及文章資料出處:
(一)書籍名稱一:菜鳥護士要出征
出處:雅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書籍名稱二:如果人生能重來
出處:圓神出版社
(三)文章名稱一:傷口換藥疼痛護理
出處:護理雜誌 ; 54 卷 3 期
(四)文章名稱二: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和預後
出處:中華普通外科雜誌 ; 2015年 02 期
(五)文章名稱三:缺鐵性貧血
出處:北市醫學雜誌 ; 12 卷 1 期
班級:二年乙班 學號:1025101099 座號:49 姓名:高筠媗
一、讀書心得:(1000字)
菜鳥護士要出征-心得:
我沒有把這本書看它,不是因為它不好看,而是因為它的每個篇幅都讓我沉重的想掉淚。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和生離死別緊緊的相連著,裡面的現實讓我不忍面對。有時我會試著把自己帶入劇情,但我卻想不出我將如何面對那些人事物,或許,我的人生歷練還是太過太過的淺了。
這是一本很值得看的書,裡面的每個故事都能讓你不自覺得想哭。
如果人生能重來-心得:
雖然不能在孩子的身旁,陪伴著他長大,但是作者選擇用最真實、貼切、感人肺腑的言詞寫下,他對兒子的期待與寄望。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作者還在坐牢當中,書本中的每一句都是作者以過來人寫出來的歷程,其中也包含他對兒子的愧疚,作者以懺悔的心寫下這份手記,就是希望兒子長大成人之後,能透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父親當初的悔悟以及不能陪伴在孩子身旁的牽掛。有時候仔細想想為什麼某些事情總是要到最後才能明瞭,人生如果能夠從來那該有多好呢?
傷口換藥疼痛護理-心得:
為了促進傷口癒合之護理措施—換藥,因為過程中可能會有些拉扯,或施力於傷口所以常會引發患者的疼痛不適。而每個人的耐受疼痛之閾值不盡相同,護理人員除詢問患者之主觀感受外,亦應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疼痛之臨床表現,緩解疼痛為護理人員之重要職責,護理人員應於換藥前評估患者換藥疼痛經驗,傾聽患者對換藥疼痛之感受、看法及期望,以採行合宜之換藥技術。由於止痛藥物服用過量可能危害身體,影響傷口癒合或導致藥物癮,臨床上,護理人員多以患者是否能忍受,作為判斷其是否需使用止痛藥物的評估準則,並密切注意病人是否有藥物成癮之表現。
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和預後-心得:
胃癌雖然在全球範圍內發病率再逐年下降,但仍然是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且病死率排在第3位,而我我是胃癌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胃食管交界癌中男性患者比例高於胃底體和胃竇癌,全胃癌則男女比例相當,而全胃癌中年輕人較多,平均發病年齡也最低,全胃癌患者術後五年生存率較其他部位胃癌患者低,其發生率和臨床病理特點也存在人群差異,在女性以及青年患者中的發病率較其他部位高,腫瘤直徑大,浸潤深,發生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最常見,分期也最晚,同時5年無瘤生存率最低。全胃癌的腫瘤細胞主要沿黏膜下浸潤生長,黏膜層可能幾乎無改變,導致內鏡下活檢困難,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活檢才能取到腫瘤組織得以確診。國內也有回顧性分析結果提示全胃癌病理學惡性度較其他部位胃癌高,預後也最差。
缺鐵性貧血-心得:
貧血是當今台灣乃至全球十分常見的疾病之一,而貧血成因中約有五成病患是因鐵缺乏引起。貧血的原因可從血球製造的動力學原理和血球大小兩種方式來分類。而鐵缺可分為絕對性鐵缺乏和對性鐵缺乏兩大類,各有不同的臨床意義與血液指標。目前診斷缺鐵性貧血最準確的抽血指標是血清鐵蛋白。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方式以口服鐵劑為主,但少數病患對口服甚至靜脈注射鐵劑療效不佳,臨床上需仔細找尋難以治療的原因,以做為後續治療和預防的方針。缺鐵性貧血的基因遺傳層面研究將是未來對於難以治療的缺鐵性貧血的可行方向之一。
二、書籍名稱及文章資料出處:
(一)書籍名稱一:菜鳥護士要出征
出處:雅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書籍名稱二:如果人生能重來
出處:圓神出版社
(三)文章名稱一:傷口換藥疼痛護理
出處:護理雜誌 ; 54 卷 3 期
(四)文章名稱二: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和預後
出處:中華普通外科雜誌 ; 2015年 02 期
(五)文章名稱三:缺鐵性貧血
出處:北市醫學雜誌 ; 12 卷 1 期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