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年度寒假心得---人,為什麼會自我感覺良好? 羅伯特‧波頓/著
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其是在封面的一句話:「我們所知的越多,便會發現我們不知道的更多。事實上,知識最重要的產物就是無知。」來自於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格羅斯教授說的話。看到這句話我就覺得很特別,畢竟,無知怎麼會是知識的產物呢?所以我就借了這本書。
看完了之後,覺得這本書很有趣,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名詞是「知道感」,而這本關於大腦神經科學的理性與感性的書就告訴我們,知道感就是一種幻覺感受,而我們卻常常誤認為是理智思考的結果。舉例來說:當我們在學2+2=4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答案是4,這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會「知道」這個答案是正確的。所以說我們的理解就會包含兩個部分:對於2+2=4的認知,以及對認知的判斷力;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對於2+2=4的理解是正確的。
我覺得這個理論很煥然一新而且也是第一次看到,希望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常常會出現這些知道感,讓我們可以在深思熟慮之後,最終得到我們要的確定感。
看完了之後,覺得這本書很有趣,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名詞是「知道感」,而這本關於大腦神經科學的理性與感性的書就告訴我們,知道感就是一種幻覺感受,而我們卻常常誤認為是理智思考的結果。舉例來說:當我們在學2+2=4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答案是4,這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會「知道」這個答案是正確的。所以說我們的理解就會包含兩個部分:對於2+2=4的認知,以及對認知的判斷力;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對於2+2=4的理解是正確的。
我覺得這個理論很煥然一新而且也是第一次看到,希望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常常會出現這些知道感,讓我們可以在深思熟慮之後,最終得到我們要的確定感。
回應(0)